学习啦 > 精选范文 >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时间: HT1 分享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1

1、 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能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它不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更应在里面暗含着数学问题。我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认知“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在课堂练习教学中,有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自制的圆锥体等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2、 能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一起测量圆锥的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最后还让学生测量自制圆锥的高,并根据本课教学实际,写一篇数学日记,对本课作以总结。

基于对新课程的不同理解,自己有以下几点思考:

1、 在教学目标上的完成来看,更应加强学生对圆锥的认识的理解。本节课重点并不单单是掌握测量圆锥高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圆锥的特征。更应加强圆锥在几何图形里的意义和作用。因为,圆锥作为几何图形的重要图形。所以本节课该让学生明白圆锥是怎么产生的,它的特征,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2、 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学学科的特色。

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简单的教材还是复杂难的教材,老师在教学时候都应该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本节课老师让学生记住圆锥的特征,并会测量圆锥的高,知道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圆和一个扇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教学方式上更应增强学生的数学感悟。如可以动手操作,记可以理解圆锥的认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否则在课堂上成了极个别学生的表演台了,更使得大部分学生觉的枯燥乏味。如为了加强学生对圆锥的理解,如果单单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我觉的还不如叫他们动手自己做一个圆锥更有说服力。从中让学生更乐意接受 ,也增强对圆锥的感悟与体验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2

一、本节课的主要优点:

1、从实际出发,课始教师出示一个圆锥的蛋筒2元/个,一个圆柱的冰淇淋5元/个,要求学生猜测“哪种冰淇淋更实惠?”,这样创设学生生活中经历的情境,让学生通过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为新课的引入,难点的突破作好了铺垫。

2、在难点的突破上,通过猜测,引处疑问,带着疑问去实验验证,通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水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总结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不仅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逐步从具体的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

3、在做实验时,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教师用不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盛沙做实验,发现有时装不下,有时不够装,有时刚好装满,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加深了“等底等高”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严谨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二、本节课的主要不足:

1、分组实验过程,组长汇报时已经很正确了,其余同学也理解了,教师没必要再去重复。

2、教师在做实验时,可以垫一张凳子在桌上,把容器放高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学生看不清。

圆锥的体积的评课稿2

今天,我们校内教研课中,听了郭晓青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

本课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的内容。课堂上,刘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层次清晰,并凭借着教者干净利落的语言给教学带来了良好的效果,也为课堂增添了些许光彩。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2、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3、在让学生结合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方法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导学案运用得当。教学建议: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3

听了李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李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柏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柏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二是做用装满小米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米实验,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实验目的,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4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甘在安老师新授了《圆锥的认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高屋建瓴处理教材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1、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现代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

在本节课中,无论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2、努力引导学生把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网络,掌握知识系统的结构,高屋建瓴的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存贮要分档,要结构化,纵横的网络越多,越便于提取知识。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引导他们。本课从 到目前为止,大家想想,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哪些特殊形状?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 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一系列问题着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并不只是算术,它还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让学生站在数学科学的高度把握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知识,并将新知和旧知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教会学生将知识归纳、总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才会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能力和完整的结构体系,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创新和创造。

3、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开展协作、探究式课堂学习。

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一般的人,包括学生,他们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数学家,但通过类似的数学活动,也可以很好的获得数学或理解数学。

在本课中,老师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说一说,猜一猜等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分享信息,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4、一点建议

课前准备圆锥体实物,上课时带进课堂。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找中学,在测中学,在思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5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听了吴老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作为一位年轻老师能够勇于参加这次教学活动,而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已经不容易,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更不容易。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吴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有奖问答和实验等手段,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吴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二是做用装满小米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米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三个实验目的:(1、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2、圆锥的体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米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6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习了圆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部分,复习圆锥的特征和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反思:复习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运用已学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第二部分,便于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大胆猜测,能否把体积计算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推导圆锥体积公式呢?学生猜测之后,让学生拿出手中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然后同桌讨论得出结论,全班交流。再进行第二次实验,同桌交换圆柱或圆锥倒进沙子之后,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两次实验的结论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的讨论,师生归纳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强调V=3SH的前提条件是等底等高。

反思: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紧接着让学生两次动手实验,亲自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出了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否则这个结论不成立。

全课反思:英国教育家思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放手让他们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看着孩子们听到老师的称赞,他们那开心的笑脸,我想:只有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只做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得当,合作愉快时,那我们就真正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还有谁不想学习数学这门有意义的课程呢?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7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但效果不太好,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前提条件,掌握得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我就设计了以上的教学片断:让学生自选空圆柱和圆锥研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思维出现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而是让学生经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创新过程,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让学生装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这一资源,让学生思考问题几经碰壁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这样做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这道题的解法,而且更要学会这个解法是如何找到的。

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教师要勇于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场所。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8

对于《圆锥体积》的教学,我前些年按传统的教法:用空心圆柱、圆锥装沙的实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确有不妥之处,其一用“容积”偷换“体积”的概念,淡化了学生对“体积”的理解。其二在实验中,把“容积”看作近似地等于“体积”有失科学的严密性,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利。由于自己的守旧,一直没能突破,没想到今日的突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

1、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提醒学生,学习不能死守书本、不知变化、人云我云,要不拘泥、不守旧。那么我们教师自己更应该打破条条框框、突破教材、创造性的灵活地使用教材。

2、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联盟”,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就是要学生手脑并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给学生创造人人参与,既动手又动脑的情景,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3、实验后的交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力的催化剂。在交流中,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不仅理解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总之,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9

听了郭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给人的感觉是新课标的理念已内化为郭老师的教学行为。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1)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郭老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数学交流体现得很充分,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或大组的多向交流。郭老师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争辩过程中,老师以一个旁听者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使课堂成了一个辩论的赛场。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民主性,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

不足:

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沙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10

听了陈乾坤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陈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陈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转化的方法,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陈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用装满水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水的实验,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实验目的,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11

一、本节课的主要优点:

1、从实际出发,课始教师出示一个圆锥的蛋筒2元/个,一个圆柱的冰淇淋5元/个,要求学生猜测“哪种冰淇淋更实惠?”,这样创设学生生活中经历的情境,让学生通过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为新课的引入,难点的突破作好了铺垫。

2、在难点的突破上,通过猜测,引处疑问,带着疑问去实验验证,通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水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总结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不仅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逐步从具体的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

3、在做实验时,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教师用不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盛沙做实验,发现有时装不下,有时不够装,有时刚好装满,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加深了“等底等高”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严谨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二、本节课的主要不足:

1、分组实验过程,组长汇报时已经很正确了,其余同学也理解了,教师没必要再去重复。

2、教师在做实验时,可以垫一张凳子在桌上,把容器放高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学生看不清。

圆锥的体积的评课稿7

《圆锥的体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任务是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已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和圆柱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已经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初步经历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能够小组合作、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不光要让学生们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即深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为后面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埋下伏笔。例如:本课利用课件出示圆柱的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教师巧妙的出示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底面和高都出现)。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导入:圆柱的体积会求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好吗?为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做好伏笔。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观察、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演示、观察、验证先比较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的体积关系。比较这个圆柱和圆锥,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是怎么想的?它们等底等高,圆锥上面是尖的,所以体积小,圆柱的体积大。从而引导:那么,底面积×高是不是圆锥的体积呢?通过想象、猜测:这个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等底等高)观察: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提问:那么圆锥体积有可能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呢?1/2或1/3。最终通过实验验证,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做完实验,得出的结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V=1/3Sh。教师又引导学生小组做实验。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实: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板书:V=1/3Sh。

3、通过观察学生表情的变化、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

教学建议:

在让学生利用教具进行验证时,只要多给学生时间,特别是合作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探索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而且根据已的知识经验还完全可以自己推导出公式。在这一环节,教师放手程度不够。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12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锥的特征,会算圆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以往几次,都是按老方法进行,一开始教师就准备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先比较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再分别量出它们的高也相等。进而由老师做实验,把圆锥装满水(或沙)往圆柱里倒,学生观察倒了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接着推导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重点强调求圆锥的体积一定要乘三分之一。一节课上下来非常轻松,非常顺利,时间也充足,作业效果也还不错。可是到了综合运用问题就出来了:忘记乘三分之一的,计算出错的,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时,直接用体积除以底面积的,出的错误五花八门。

再上这节课时,我加强了以下几个点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新课时,我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2、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3、学生做图形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审题,先确定是什么图形,再想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公式列出算式。这样对于后面的综合运用题,学生有了这种固定思维模式,就不会乱列式。

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从左算到右,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寻求简单的计算方法,把口算和计算有机结合。如:3.14×(4÷2)2×8时,先口算(4÷2)2=4,再口算4×8=32,最后再计算3.14×32。又如:×3.14×(4÷2)2×9时,先口算×9=3,(4÷2)2=4,3×4=12,再计算3.14×12。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学生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13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我没有用传统的讲解演示法去组织教学,而是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怎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问题,我思索了好一阵子,曾作过这样的设计:圆锥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当学生回答与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有关时,教师接着问: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时,估计有学生很快说出计算公式,因为有学生已看过书,这是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此时教师该怎么办?不让这些学生回答,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可能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让他们回答,势必会影响班上绝大多数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因为他们原本是不知道这个结论的,现在结论已给出,又何必苦苦进行探索?

我反复地思考着,预想着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于是我决定提问:你能想什么办法自己去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一问题的提出,不在公式本身,而在于发现公式的思考方法上,我想,小学生往往只关心结果,不注意思考方法和过程,既使看过书的学生,大多也未曾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之类的问题,这问题能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探究的方法上,而重视对探究方法的思考,正是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就置身于问题情景中,兴趣盎然地投入探究活动之中。

实践证明,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探究的过程,学生始终是主动的探索者,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主动地建构计算圆锥体积的新知,而且思考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想探究性学习决不是让学生盲目的试误,否则将会出现形似探究,实际上还是讲解灌输的教学。我认为,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将自己假设成学生,了解学生思维的实际情况,善于将书本上结论性知识转变成学生乐于探究的问题,从而燃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情态积极投入到探索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探究的方法,给予探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14

听了柏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柏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

主要体现在柏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柏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二是做用装满小米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米实验,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实验目的,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范文15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正好是圆锥的体积,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但收到的效果不佳。

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条件掌握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我在六年级(6)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断:让学生自选空圆柱和圆锥,研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的。

思维也出现了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而是让学生经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让学生置身于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这一资源,让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去几经碰壁,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这样做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学生做数学题不仅要学会这道题的解法,而且更要懂得这个解法的来历。

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勇于、乐于为学生创造时机,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乐园!

227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