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元宵节是几月几日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不仅是一个玩闹的节日,还寄托着古代先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也是中华先祖礼乐传承的特殊日期,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4元宵节是几月几日,欢迎阅读!
2024元宵节是几月几日
2024正月十五是几月几号
2024正月十五元宵节是2024年2月24日,星期六。
正月十五一般指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意义
1、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2、元宵节杨枝插门,寓意着阳能的生发。
3、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4、元宵节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5、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6、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7、元宵节到来时,节日经济被搅热。
正月十五吃什么传统美食
第一种传统美食:元宵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北方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吃元宵的,它的做法是非常简单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将馅料做好,然后切成块沾上水,放在糯米粉中滚出来,元宵就做好了,如今元宵的馅料也越来越多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做自己喜欢吃的元宵。
第二种传统美食:汤圆
俗话说:南汤圆北元宵,在元宵节这一天,南方那边的人们都喜欢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汤圆的做法比元宵还要简单,跟包饺子的手法差不多是一样的,就是将糯米粉加水合成糯米面团,然后按压成小饼,在里面放上适量的馅料,揉搓成圆团即可,做好的汤圆可以煮着吃,可以炸着吃都是非常不错的。
第三种传统美食:生菜
一般在元宵节这天,广东那边的人们都喜欢偷摘生菜,据说这种食物代表吉祥,所以那边的人们为了讨一个好彩头都会在元宵节这天吃生菜。
第四种传统美食:元宵茶
在我国是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习惯,元宵茶就是在热汤面中放各种蔬菜和水果,和古时候的元宵粥很像,元宵茶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像元宵汤圆似的那么油腻,是人们都比较喜欢吃的美食。
第五种传统美食:饺子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些地方也有吃饺子的习惯,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一种吉祥美食,无论是过节还是过年,或者是举办喜庆的节日,不少地方的偶有吃饺子的习惯,所以在元宵节这一天,饺子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美食。
元宵节又称为什么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元夕。
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代把这一天叫“上元节”,“宵”是夜晚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惯。民间俗语说:“三十儿的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闹元宵”因此,元宵节又叫“灯节”。
元宵节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这个节日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元宵节赏灯开始于1900多年前的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从此元宵节就有了赏灯活动。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据记载有的灯轮高20丈,上面挂着5万盏灯。唐代赏灯活动要进行3天。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
自古至今,每到元宵节的晚上,人们就纷纷走上街头赏灯、猜灯谜、放焰火、放鞭炮,尽情欢乐。街上的彩灯多极了,有宫灯、走马灯、花卉灯、飞禽走兽灯、历史人物灯、神话故事灯……彩灯群集,争奇斗艳,非常好看,近年来东北等寒冷地区出现了一种冰灯,每逢元宵节都要举行冰制作比赛。
元宵节,中国很多地方有耍龙灯的习俗。龙灯又叫龙舞,是中辚传统的民间舞蹈。玩耍时,许多人手举一条纸龙或布龙,在锣鼓乐曲中集体起舞。在这欢乐的夜晚,民间还常常有耍狮子、踩高跷、跑早船、扭秧歌等娱乐活动。
元宵节,家家户户要吃“元宵”。元宵是一种外面是米粉,里面夹有糖馅儿或肉馅儿的圆形食物,可以用水煮,也可以用油炸。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台湾民歌《卖汤圆》唱道:“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汤圆是在元宵吃,所以以后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了。现在,“元宵”这个词有两个意思,它既是一个节目名称,又是一种食物的名称。
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