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夏至 > 夏至叫做夏至节的原因

夏至叫做夏至节的原因

时间: 广辉4575 分享

夏至叫做夏至节的(原因)

很多人听过夏至,可是却很少有人听过夏至节,因为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的叫法就叫夏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夏至叫做夏至节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至叫做夏至节的原因

夏至叫做夏至节的原因

每年阳历21日或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夏至(at百度百科),2010年夏至的准确时间为06月21日(也就是今天)19时28分。民俗专家表示,夏至与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称为“夏至节(at百度百科)”。在我国的有些地方,这个节日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宋代《文昌杂录》记载,每年夏至,官方要放假三天,让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娱乐。根据《辽史·礼志》记载:“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夏至这天,各地农民都忙着祭天,北祈雨、南求晴。

夏至节气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夏至的寓意是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就要到来了,这时候气温持续升高,日照充足,夏至后的天气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夏至象征着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的时候,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节气的来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就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在夏至节气太阳到达黄经90度就是夏至,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夏至节气的简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经过南返的太阳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阵雨。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

夏至的天气特征

1.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非常的强烈,空气对流非常的旺盛,午后至傍晚非常容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的范围比较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样的美丽,常常都会带来局地灾害。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2.暴雨天气

大多数的情况,“夏至”期间,也是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就会频频出现暴雨的天气,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个时候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的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就会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器物就会发霉,人体也会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一下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4.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是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的时间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加长。

但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然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所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就会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__年的资料上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19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