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由来
古代七夕菜七夕又叫“乞巧节”,那么你知道七夕为什么又叫乞巧节吗?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七夕由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日七夕由来
七夕节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尤其是鹊桥相会的传说密切相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千古流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小说之一,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版本如下:
牛郎是一个命运凄苦的放牛娃,因爹娘早逝而随兄嫂生活。心狠的哥嫂不但对其百般虐待,最后还为了独霸家产把他赶出家门,只分给他一头老牛。然而,哥嫂没有想到的是,这头老牛竟然是被贬下凡间的灰牛大仙,它不仅能说人话,还知道天上仙女下凡沐浴的时间和地点。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趁仙女沐浴时抱走了一位仙女的衣裳——这位仙女乃是天上专司织锦的织女。失去衣裳的织女无法按时回到天庭,又被牛郎的真情打动,于是留在凡间,与忠厚老实的牛郎结为佳偶。婚后,织女教会了乡亲们养蚕抽丝织绸缎,还为牛郎育下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很幸福。那头老牛在死前,叮嘱牛郎剥下它的牛皮,悉心保存,以备日后之用。
织女私自下凡与牛郎结合一事,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遣天兵天将下凡,将织女强行带走。情急之中,牛郎记起老牛临终的嘱咐,急忙披上牛皮,挑上一对儿女乘风追随。牛皮发挥着神力,眼见就要追上织女一行,王母娘娘却拔下了头上的玉簪当空一划,顷刻之间,在牛郎的眼前就出现了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银河,将他和织女分开。但痴情的牛郎不忍离去,他带着儿女苦苦守候在河边,而隔河相望的织女也终日哭泣,再也织不出美丽的云锦。
时间长了,王母娘娘也被织女和牛郎的真情所动,许可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每到这天晚上,人间的喜鹊都会飞往天上,在银河之上架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就靠这座鹊桥共赴佳期。相传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在人间是看不到一只喜鹊的。而在黎明之前,喜鹊们必须飞走,牛郎织女也得赶在鹊桥消失之前匆匆话别,回到银河的两边。
古代七夕节过法
乞巧节
纵观七夕民俗活动,多与七夕民俗的两大主题:“乞巧”、“婚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七夕民俗都是从这两大主题发展出的习俗。同时又因为这两大主题与女人关系密切,所以七夕民俗纪念活动的主体是年轻的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清代《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大家闺秀一年12个月的贵族生活。其中一幅名为《桐荫乞巧》的,正是对京中“七夕”风俗的描绘。全画细致地展示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这就是清代七夕节盛行的“投针乞巧”,也叫“丢巧针”。与针线有关的“乞巧”活动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主要有“蛛丝乞巧”、“穿针乞巧”、“投针乞巧”、“兰夜斗巧”等。
蜘蛛乞巧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古代七夕美食
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古代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豆沙等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由来相关文章:
★ 传统节日七夕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