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晚秋有哪些特点
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不仅平分了秋色,处在秋季的正中间,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秋分晚秋有哪些特点,欢迎阅读!
秋分晚秋有哪些特点
秋季是把夏天宣散的神气进行收敛,为寒冷的冬天做准备的季节。这个季节最大的特点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天气由热转凉,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所以,秋季养生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保养体内阴气,不可过度耗精伤阴,这样才能为来年的阳气生发打好基础,《黄帝内经》中所说“秋冬养阴”,也正是这个道理。衡阳市中医医院椎间盘病科贺亚辉
陈清江副主任指出,秋季养生不能一概而论。秋季可分为早秋、中秋(养生特点较不明显)、晚秋,以秋分为主要分界点,不同时期的养生侧重点各有不同。
早秋也称“初秋”,这时暑气不再上升,但天气仍然炎热,而且雨水增多。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有言“湿气通于脾”,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则水湿停聚,引发为水肿或腹泻。
早秋脾伤于湿,还为冬天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复发种下病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指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为秋季感受湿邪后,当时并未发病,以致体内湿郁化热,到冬季因外感风寒邪气触发咳嗽, 这是因新感触动伏邪而发病,表现为外寒内热的病证特点。
陈清江副主任指出,“早秋”养生应以健脾祛湿为主,可选用米仁、山药、茯苓、冬瓜、丝瓜等当季蔬菜水果,应尽量少吃西瓜、香瓜等寒凉的瓜果。
秋分过后,早晚温差变大,此时寒邪入侵,“秋燥”明显。燥易伤阴伤津,在五脏六腑中,肺和大肠五行属金,故秋燥易伤肺和大肠之阴津,所以“晚秋”养生应侧重滋阴润肺。
此时应避免温燥、温热的食物,如荔枝、桂圆、辣椒等,做到尽量少吃。可以多选些养阴退热的食材,如百合、银耳、白木耳、梨、甘蔗、西洋参、沙参、百合、麦冬等制成药膳。
中药药材有苦寒、甘寒之分。苦寒药物,如黄连、黄柏、黄芩芪等,主要是清热解毒去湿实火,但药性偏寒,使用不当会伤阴。而甘寒药物,如麦冬、西洋参、梨等,既能退热又能养阴,对于阴虚内热体质的人来说,养生效果尤为明显。
秋季养生药膳:
一.桂花核桃冻
制作材料:鲜桂花20g,大核桃肉250g,奶油100g,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大核桃肉加水磨成浆汁。锅内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烧开,加入白糖拌匀、核桃仁浆汁混合拌匀,放入奶油和匀后大火上烧开,出锅倒人瓷盆中;待凉后放入冰箱内冻结。食用时,用刀划成小块,装入盘中,撒上桂花即成。
主要作用: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适用于痰热咳喘、肾虚腰痛、肠燥便秘等症。
二.百合核桃粥
制作材料:百合(鲜品用90克)30克,核桃肉20克、大枣20克、粳米10O克。
制作方法:百合、粳米洗净,核桃肉打碎、大枣洗净去核,加清水一斤,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熬煮成粥,温服,每日2次。
主要作用:益肾健脾,养肺止咳。适合肺肾气虚型急、慢性气管炎和感冒引起的燥咳。
三.栗子闷鸡
制作材料:母鸡1只(约二斤),栗子仁200g,大核桃仁 30g,杏仁10g,红枣20克,姜丝、葱段少许,料酒、味精、盐、芝麻酱、白糖、猪油、香油、豆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核桃仁、杏仁用沸水烫后沥干,放入四成熟油锅中,用漏勺上下翻身,炸至金黄色,捞在盘中摊开,待凉脆时研成末;把栗子切成两半,放入开水锅中煮至壳与衣可以剥掉时捞出,剥去壳衣待用;鸡洗净后,剁成3公分大小的块。炒锅烧热,用素油滑锅,再加入猪油25g,用大火上烧至六成熟,投进鸡块,煸至皮成黄色,加入料酒、姜丝、白糖,酱油,烧至黄色,放入白汤、红枣、核桃仁烧开,改用小火,盖上盖,焖烧一小时左右,倒入栗子,再焖15分钟。锅内放高汤大火烧开,放入芝麻酱拌和,淋上少许湿豆粉,拌匀,着薄芡,加入八成熟猪油50g,用手勺反复推拌,使芡粉肥胀起泡沫,放入麻油略拌,出锅浇在鸡面上,撒上核桃杏仁末即成。
秋分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秋分时,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人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秋分以后,四川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秋分三侯
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水始涸: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
秋分气候变化
秋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的气候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