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介绍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介绍
肺结核的病因非常多样,哮喘患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脏器移植患者长时间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还有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和化疗等都可能会肺结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肺结核预防措施
1.尽早发现病人,实行学校、企业职工体检,发现可疑进一步做PPD试验。对PPD试验强阳性肺部正常者应预防投药,PPD试验强阳性肺内出现病灶者应加以鉴别,排除肺结核。
2.诊断明确结核病者实行DOTS,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因为它能直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
3.新生儿和PPD试验阴性儿童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可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婴幼儿。如果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他卡介苗接种站去补种。
4.健康人群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避免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接触,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
5.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人不要面对身边的健康人大声说话、咳嗽,不要随地吐痰。注意居住地所通风和环境卫生。
肺结核发病机制
结核菌入侵宿主体内,从感染、发病到转归均与多数细菌性疾病有显著不同,宿主反应具有特殊意义。结核菌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分为4期。
起始期
入侵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因菌量、毒力和巨噬细胞非特异性杀菌能力的不同,被吞噬结核菌的命运各异。若在出现有意义的细菌增殖和宿主细胞反应之前结核菌即被非特异性防御机制清除或杀灭,则不留任何痕迹或感染证据。如果细菌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存活和复制,便扩散至邻近非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和形成早期感染灶。
T细胞反应期
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MI)和迟发性过敏反应(DTH)在此期形成,从而对结核病发病、演变及转归产生决定性影响。
共生期
生活在流行区的多数感染者发展至T细胞反应期,仅少数发生原发性结核病。大部分感染者结核菌可以持续存活,细菌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纤维包裹的坏死灶干酪样中央部位被认为是结核杆菌持续存在的主要场所。低氧、低PH和抑制性脂肪酸的存在使细菌不能增殖。宿主的免疫机制亦是抑制细菌增殖的重要因素,倘若免疫损害便可引起受抑制结核菌的重新活动和增殖。
细胞外增殖和传播期
固体干酪灶中包含具有生长能力、但不繁殖的结核菌。干酪灶一旦液化便给细菌增殖提供了理想环境。即使免疫功能健全的宿主,从液化干酪灶释放的大量结核杆菌亦足以突破局部免疫防御机制,引起播散。
肺结核治疗方法
1.支持疗法适当休息,凡有高热、大咯血、自发性气胸及心肺代偿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待病情改善后,应适当活动;一般患者在治疗中不必停工休息,只需加强休息,减轻体力活动,注意营养。
2.对症疗法如止咳祛痰治疗,加强营养。
3.抗结核药物治疗即基础治疗或化疗。
(1)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2)化疗方法:顿服疗法、间歇疗法、不住院治疗、短程疗法、超短程疗法、监督(督导)治疗(DOT或DOTS)。
(3)标准化疗方案:应当遵守标准化疗方案的原则,即标准化疗方案应由三种杀菌药组成,其中两种必须是全杀菌药,全程必须用两种全杀菌药(HR),如HRZ/HR。
肺结核治疗
一、早期
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
二、联合
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
三、适量
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副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
四、规律
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
五、全程
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