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暑大暑处暑含义有哪些
2023小暑大暑处暑含义有哪些(详情)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暑,分别是小暑、大暑和处暑。一转眼小暑即将到来,其中暑的意思是热,这三个节气的气温都是炎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小暑大暑处暑含义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小暑大暑处暑含义有哪些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炎热即将过去。尤其是北方城市显着。
那么大暑、小暑和处暑这三者有何区别呢?答案是:大暑小暑是炎热程度,而处暑是过渡节气。
所谓热在”三伏“,通常小暑时节的后期才会进入三伏,三伏的主力时段在大暑当中。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小暑节气警惕哪些高发疾病
一、中暑:避免高温
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避免身体中暑,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
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二、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
进入夏季,都会接收到因吃夜宵撸串、喝冰镇酒水饮料、暴饮暴食等原因,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紧急就医的患者,有的患者直接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这些患者都是因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胰腺不堪重负。因为胰腺炎发病凶险,所以要尽早到当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该病有反复发作的趋势,预防措施包括去除病因和避免诱因,例如戒酒、不暴饮暴食、治疗高脂血症等。
三、诺如病毒: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每年夏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这种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时,要及时就医。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
四、胃肠型感冒:多喝温水,少喝冷水
胃肠型感冒通常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胃肠型感冒与呼吸道感冒有所区别,胃肠型感冒有胃肠道症状,同时多伴有湿邪,舌苔常出现厚腻苔,此是治疗的关键之处。
因此胃肠型感冒时服用普通的感冒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会出现加重的情况。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中成药是藿香正气制剂等。
小暑养生保健
养生,是为了更加健康。精神调养: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起居调养:小暑暑湿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晒,以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运动调养: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饮食调养: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生冷食物、不知饥饱,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
小暑时节的传说
1、“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2、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脚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这也是我国的七夕节的传说。
小暑节气农事
洪涝
我国的气候规律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的影响应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利的,一个是不利的。有利:水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因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造成农业减产。
伏旱
我国的气候是"雨热同期",但有的地方也会出现伏旱现象。伏旱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伏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
小暑时节的习俗
1、小暑时节要吃伏面: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2、小暑舐牛: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于是就有了;“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这样子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