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立夏 >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时间: 倩愉0 分享

立夏一定要着重养心,夏季容易“心火旺”,所以养心的关键是败火。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贪凉,否则容易感冒。还要注意饮食起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1、福建闽东地区吃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

2、江浙地区吃“七家粥”“尝三鲜”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

3、杭州在立夏日有吃“野夏饭”之俗。是日,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向邻里各家乞取米、肉。然后到野地里采掘野菜、竹笋,用石头支起锅灶,自烧白吃,称为吃“野夏饭”或“立夏饭”。这种风俗就是自比乞丐,以为可以避灾祸。吃完立夏饭,大人拿来箩筐、大秤。给孩子们秤体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4、上海立夏日吃蛋。立夏当日,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5、南方地区吃笋、槐豆、“五色饭”

6、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还吃青梅,烧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7、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君踏菜)的习俗,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8、在广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9、吃乌米饭

乌米饭,乌黑油亮,清香可口,由糯米浸入乌树叶内数小时后烧煮而成。立夏这一天,江南农村人人爱吃。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

10、吃"立夏馃"

赣东北有吃“立夏馃”的习惯,就像清明吃艾、端午吃粽子、重阳吃桂花酒一样,从老一辈那儿流传下来。以讨个“春收富实”的年成。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开始的意思。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是在每年的5月5日、6日或者7日。

立,建始也夏,假也,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是廿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斗转星移时我国特定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

立夏节气的寓意是什么

人们在立夏时举行“迎夏”仪式,有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寓意。立夏也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日期为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5月6日。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义上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若按我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立夏吃什么食物养生强身

葡萄

性平味甘酸,具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等功效。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大脑神经具有补益和兴奋作用;因含铁和钾量高 (尤其是葡萄干),是补充铁和钾的重要来源,有利于纠正贫血和稳定心肌细胞电生理功能。

莲子

性微凉、味甘涩,功能养心补脾、补肾固摄。除含蛋白质、糖类、少量脂肪、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磷、钙、铁等矿物质。所含莲心碱有强心降压、平静性欲之功。

大枣

性温味甘,功能养血安神、益气生津、补脾胃、缓和药性。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外,还含有可以调节物质代谢和细胞增殖分裂的作用,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营养状况、增强心肌收缩力、利于稳定心脏的正常活动。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达玛烷型皂贰还分别有镇静、催眠、降压和抗疲劳、增加耐力等作用。因其富含多种维生素, 维C含量居鲜果之首,是苹果的82倍,故有 “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

小麦

性凉味甘,具有滋心养血、补虚止汗、清热除烦之功。富含淀粉、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卵磷脂等营养物质,尤以维生素E含量最丰富,是保护人体血液、心脏、骨骼、肌肉、神经等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成分;所含的胆碱、卵磷脂、精氨酸等可增强记忆、提高智力。其麦皮中除富含多量的维生素B和蛋白质外,还含有一种活性素,能调节神经、清热除烦、滋润脏腑。

龙眼肉

性温、味甘,功能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含多种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对全身都有补益作用。还含有腺漂吟、胆碱等物质,对脑细胞特别有益,有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和抗衰老等作用。研究发现龙眼肉中含有一种能明显抑制体内加速老化的一种酶的活性,故有明显抗衰老作用。

大豆

绝大部分豆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大豆(黄豆)的蛋白质含量更是高达40%左右,且比起动物蛋白;大豆蛋白不含胆固醇,比起其他的植物蛋白质,大豆蛋白的氯基酸更完整、更合理,所以,它被称为“蛋白黄金”绝对是实至名归。蛋白质是身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需要蛋白质提供动力。另外,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内蛋白质在不断消耗和更新,没有它,毁损的细胞就无法得到修复和新生,身体会快速老去,比起能量供应来,蛋白质“修复再生”的功能更重要、更神奇!动物的肝脏和牛肉是动物蛋白的绝佳来源,而在植物蛋白中,各种豆类、坚果、鳄梨、苹果也都是好选择。

黑木耳

每100克黑木耳里含铁98毫克,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出大概5倍,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30倍。没有铁,我们就没有新鲜的血液,它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如果缺铁,就会导致全身虚弱、烦躁健忘、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另外,铁元素还是不为人知的“胃部营养剂”,一旦缺乏,就会导致有害细菌在胃内聚集、繁殖,不但容易染上肠胃炎,还有患上胃癌的危险。

牡蛎

相对于每人每天15毫克这个国际膳食营养素供给标准来说,任何种类的牡蛎都可以超标完成。每100克牡蛎中含有大概16-182毫克锌。锌是人体中必要的微量元素,如果缺了锌,第一个受影响的就是那两扇“心灵的窗户”,比如眼睛发涩发干,视力下降等等。同时,锌还能促进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能让秀发和皮肤都保持健康的光泽和弹性。锌元素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和动物内脏中,比如牛肉、海带等;蔬菜和水果中含锌的并不多,苹果和大白菜算是其中的“标兵”啦。

立夏养生四要点

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晚睡早起加午休

立夏后,昼长夜短,人们晚睡早起,睡眠往往不足,再经过一上午的忙碌,体力和精力的消耗都比较大。因此中医提倡夏季午睡,可以起到“加油站”作用,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患发生。

一般来说,夏季午休以30分钟至一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感到疲倦。醒来后不要匆匆起床、马上投入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大脑的供血量不足,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让人感到头昏脑胀,最好再躺10分钟左右起床。

不过,夏日午睡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德国的研究发现,有些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午睡,比如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则不宜午睡。

心静自然凉

立夏后气温逐渐炎热,人体容易感到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有些平时不太急躁的人,到了夏季也会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过高的气温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为心火过旺所致。他说,心脏的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主神志。心脏是重要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阳气推动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供养到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夏季心火过旺,不仅情绪容易起伏、出现波动,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专家提醒,夏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伤心。“夏季静养心脏很重要,尽量避免发脾气,保持心态平和、笑口常开,听音乐、钓鱼、绘画、下棋、种花养草之类的活动可以怡情养性,让人心情安静,而心一静下来,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人体也会感到舒畅、精神好。”

避免出大汗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的三个月是春华向秋实的过渡,为万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天要晚睡早起、重视“静养”。

专家提醒,夏季人体容易出汗,虽然适当的出汗有利于人体散热,但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免出汗过多而伤到心。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而且“血汗同源”,因此“汗出伤阳”,如果夏季出汗过多,人体水分减少,电解质流失,血液会变得黏稠,严重时甚至出现中暑、休克、中风、心梗等危险情况。

夏季出汗多,要注意补充水分,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的目的,但在感到口渴的时候猛喝水则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造成水中毒。应在平时就多注意补水,大量出汗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以调养心脏。另外,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

182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