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腊八节有三件“大事”可以做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腊八是一个非常且重要的节日。相传腊八节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今日腊八,人们都在做这“3件大事”,寓意美好,喜迎新年!
为什么说腊八节有三件“大事”可以做
第一件大事:熬腊八粥
腊八粥并不是8种食材而得名的,而是喝粥的时间正好是腊月初八。过完腊八就是年,喝完腊八粥,也就是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了。温州人喝腊八粥的习俗,源自于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寒天,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百姓便相继送粥,结果大胜而归,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在岳飞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腊月初八以各种杂粮豆子煮粥,形成习俗。
第二件大事:晒酱油肉
北方人在冬天会晒腊肉,但是不一定在腊八节,可以选择任何一天。但是温州人,在腊八节这天晒酱油肉,已经成为一个习俗。将生猪肉、鸡鸭鱼肉等食物浸泡在酱油中,然后再晒干保存。想吃的时候蒸熟,或者炒笋、炒辣椒都很香很美味。
人们都喜欢自己动手腌制酱油肉,因为只有自己腌制晾晒的酱油肉,才觉得好吃。每家每户腌制的酱油肉,口味都有所差别,有些喜欢用五花肉,有些喜欢用后腿肉。腌制的时候不止加酱油,还会搭配一些香料,做出来的酱油肉味道更香。
第三件“大事”:糖糕和松糕的制作
除了熬腊八粥和晒腊肉,制作糖糕和松糕也是腊八节的传统习俗之一。糖糕是一种以糯米粉为主料制成的甜点,外皮酥脆、内里软糯,甜而不腻;松糕则以糯米粉和松花粉混合制成,不仅味道清香可口,更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腊八节是什么节日?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