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传统习俗2024
惊蛰的开始,就是农忙的开始,唐诗里写:“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就是这个意思。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惊蛰的传统习俗2024,欢迎阅读!
惊蛰的传统习俗2024
惊蛰吃梨
民间有农民流传俗语“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与离谐音,民间相传,惊蛰吃梨可以和庄稼虫害远离,寓意祈愿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惊蛰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惊蛰日农民吃炒豆的习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
惊蛰蒙鼓皮
在一些农村惊蛰这天要蒙鼓皮。相传惊蛰时节雷神敲响鼓,唤醒万物,春神到人间,民间也要顺应天时蒙鼓皮,以助神威。
惊蛰祭白虎
农村老人讲,惊蛰这天祭白虎能够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觉得年头不顺犯小人,要在惊蛰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利,驱除小人和病害。
惊蛰吃烙饼
在部分农村,惊蛰之日烙的饼子上要有龙鳞的图案,包的饺子上要有龙牙,用龙在人间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惊蛰祭雷神
农村老辈人说,惊蛰是雷神节日,有俗语云,天上雷公,人间舅公,说的是雷公地位的重要性,惊蛰祭雷神,以盼雷神唤醒万物,春满人间。
惊蛰打小人
农村里,在惊蛰这天会用清香,艾叶烟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家中虫害和霉味,妇人将准备好的衣纸小人拿到路边用鞋子拍打,用剪刀剪断小人舌头手脚并点燃,以示把小人赶走,不受小人纠缠。
惊蛰戴龙尾帽
在有些地方农村,惊蛰这天,用线串起彩色布条和秸秆连接成条形状,戴在小孩的帽子上,以示龙体在此祛邪避灾。
惊蛰咒雀
在农村里惊蛰这天清晨,乡村孩子要拿上脸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词,目的是让鸟雀在庄稼成熟的季节,不要啄食谷物,表示农民爱惜谷物的表现。
惊蛰吃梨的好处
防感冒
梨素有天然矿泉水的美称,多汁可口,清肺养肺,清热降火,润肺祛燥,适宜冬春交替季节,有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由于梨子营养素丰富,常吃梨还能有效预防感冒。
润燥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养肝
春季阳气初升,正是养肝的季节,梨子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和维生素,有一定的保肝护肝作用。
补水
春季人们出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的时候很多,梨子具有润燥消风之效,春季可以多吃梨润燥止咳,补充水分,缓解身体干燥现象。
惊蛰习俗有哪些2024
古人以白虎为兽中之王,能够驱邪,驱百害,每年惊蛰日拜祭白虎,驱百虫,免受虫害。
同时,在十二生肖当中,有其中的生肖,会犯白虎煞和天狗煞。后逐渐演变成犯白虎煞和天狗煞的生肖,或觉得运气不顺,犯小人的人就会在惊蛰日,祭拜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逐,驱除小人与病害。
所谓祭白虎,是指祭拜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然后可以打它。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寓意驱赶霉运
在二十四节气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少民间相关的自发活动逐渐演变成民俗,全国各地均有不同。
比如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有些地方的土地庙里会有老虎的'图腾雕塑,祭祀白虎后,要用猪油擦老虎的牙齿,使其难以出口伤人,避免以后一年中的口舌之争。
“打小人”也是惊蛰当天南方仍然存留的习俗之一
人们在纸上画好类似人形的东西,以之代替内心痛恨的人,同时以小棒槌等物进行击打,寓意赶跑小人,终年便不会再有什么霉运。
专家表示,类似这种习俗都带有一些迷信的因素,属于在旧文明程度不高时的解决办法。
在食物方面,惊蛰当天倒并无特别的讲究,仅在陕西、甘肃一代留有“吃梨”的习俗,表示可以离家闯荡。
不过,在专家看来,这实际上是因为春天伊始,乍暖还寒,吃梨的目的是调理身体,“比如有的地方,没有梨的话会吃枣,用意相似。”
“这么多年流传下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农耕方式的改变,人们很少再按照节气进行生产工作,节气基本名存实亡。”专家最后略有惋惜地表示,节气将来很可能会变为文化遗产存于书面记载之中。
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
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有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
惊蛰吃梨
山西民间在惊蛰日要吃梨,即使十里不同俗的城市乡村皆然。
惊蛰之蛰,此指“藏”
惊蛰即冬眠的小动物被雷震惊醒后出来活动,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标志大地回暖,进入春耕之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九首》其三)。
在“草木纵横舒”的惊蛰时节,晋地乍暖还寒,天气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梨,味甘汁多,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功效,此时于人们如自然甘露,去火怡神。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气候回暖,人们容易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间称之为“春困”。
“春困”虽然不是病,但也会影响人们日常的学习和工作,易使人出现疲劳、瞌睡、工作效率下降等。
专家提醒说,消除“春困”,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加强锻炼外,在饮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大油大腻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
春季膳食要科学合理地搭配,如主食粗细粮、干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荤与素、汤与菜的搭配等。
此外,还要多吃含有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鸡肝、坚果、菠菜、奶酪等。另外,饭量不宜过饱。
2024年惊蛰是哪天
2024年惊蛰是3月5日10点22分31秒,星期二,农历正月廿五。“蛰”,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蛰三候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二十四番花信风
惊蛰时期的花信风为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沾了雨意的桃花,水淋淋的湿,一律收敛起轻薄的野性子,沉静贞婉起来。浅浅的粉,从花瓣的最末端,淡淡地往里洇。洇至最深处,便成了无限温柔的一痕红。又或者,是美人颊上的胭脂,酿成了春天里最美的一盅酒,让人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