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端午节 >

端午节的你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

时间: 泽慧0 分享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很多习俗和传统活动,这些习俗都与驱邪祈福、祭祖祭神、避瘟除疫等有关。以下是小编汇总关于端午节的你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的你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

端午节的你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

远离“五毒”

民间“五毒”影响力较广。这“五毒”分别是指蜘蛛、 蛇、蟾蜍、蝎子和蜈蚣。

据说,在农历五月份,“五毒”的毒性为最厉害的季节。所以一定要远离这些东西。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以防伤及身体。

不要下水游泳

端午节很多地方有往河里投粽子的习俗,也有投“五彩绳”的做法,所以,家长都会嘱咐孩子们这一天不要下河游泳。

再说,现在这个季节还没到游泳的最好季节,尤其北方的水还非常的冷,不适合游泳。一般从入伏开始游泳为最佳时间。

吃粽子不要过量

粽子好吃,但黏性较大,粽子里面还放上花生、枣、桂圆、莲子等,还有人放入肉、鸡蛋等,吃多了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部不适。

尤其是老人,消化能力较弱,一定不要多吃,以免发生肠梗阻等问题。每年因为大量食用粽子发生的类似问题还真的不少。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中国夏季最大的传统节日,与春节和中秋节并列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结束,开始”,意思是“开始”。 按地支顺序,五月为“午”,“午”与“五”谐音,所以“端午节”又叫“端午”。 五月五日,月份和日子都是五,所以古代也叫“重五”,和九月九日重九的意思一样。 古人也视“午”为“晴天”,所以端午节也叫“端阳”。 明清时期,端午节在北京也被称为“女儿节”或“五一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纵身跳入汨罗江。

屈原是楚怀王的一位大臣,很受楚怀王的器重。 这引起了上官大夫和你尹子兰的嫉妒,诋毁屈原,疏远了王楚和屈原的关系。 楚王逐渐疏远屈原,甚至流放他。

眼看楚国濒临绝境,就要因假朝臣而被秦国所灭。屈原悲愤交加,写完最后一部杰作《怀沙》后,纵身投入汨罗江。

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祭奠屈原。 而渔民们也撑起小船,在江面上打捞屈原的尸体。 他们还把粽子、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能喂饱鱼虾,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

还有人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希望药能把河里的龙打晕。 据说当时水面上漂浮着一条晕乎乎的龙,它的胡须上还沾着一块屈大夫的裙子。 人们把龙拉上岸,拔掉筋,把龙筋缠在孩子的手和脖子上,用雄黄酒擦他们的七窍,让那些毒蛇和害虫不敢伤害这些孩子。

因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从那以后,人们每年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甚至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在门上贴上菖蒲或艾草。

端午节的五红五黄是什么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传说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响第一声才可以到凡间去,所以人们都叫那个时候为惊蛰。不过有的毒物怕冷,于是,它们就约好到端午节天气暖和后再一起去为害人间。这五个毒物就是蛇、蜘蛛、蝎子、蜈蚣还有壁虎。近年来又有人玩出花样,谓五月近黄梅,国人崇尚黄,菜肴应有“五黄”,即烧黄鱼、烧黄鳝、拌黄瓜、咸蛋黄、雄黄酒,也有说雄黄酒应为黄豆芽烧豆腐干(太平干),寓意如意太平。

端午节的风俗

我国有个起源于春秋战国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防疾病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运动的节日,叫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十分悠久,传承了几千年!

关于端午的来源,人们有许多说法,但其中流传最远、史书也有明确记载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本来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因为当时的国君十分昏庸无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国又蠢蠢欲动,准备攻打楚国。屈原向国君进谏,却被罢了官,放逐到了乡村。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里写下《怀沙》后,望着楚国国都,向滚滚的汩罗江中跳去。大家见了,有的拼命打捞,有的用粽叶包着糯米往河里扔,还有的在用雄黄驱赶蛟龙。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天叫端午节。

端午节是春夏交际之时,蚊虫众多,疾病易发。所以,每到端午,人们都要驱五毒、吃五黄、插艾草、菖蒲。大家还会从街上买来蛋,把它放进锅里和艾叶一起煮,把蛋吃掉后,再用煮蛋的水洗脸,传说一年也不会被蚊虫叮咬。小孩儿还会把自家煮的蛋拿出来,和邻居玩“碰蛋”,看谁的蛋结实。赢家据说一年都不会被病魔困扰!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组织去划龙舟。江边聚满了人,他们瞪着眼珠子,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为龙舟上的人呐喊助威。而龙舟上也挤满了人,他们双手拿着浆,使劲地划啊划。当有一只龙舟最先划到终点时,观众就会热烈地鼓起掌来,有的甚至跳了起来。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喜悦!

这就是端午节,这就是我国的端午节!我爱端午!

端午节六大禁忌

1.端午节不要举办喜庆活动。

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是祭祀祖先。 祭祀时难免悲伤,所以这一天不适合向别人说祝福的话,当然也不适合举办和参加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 另外,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杨公忌日”,切不可选在这一天办理开业、施工、结婚、签合同等大事。

2.端午节那天避免在河里游泳。

因为五月是一个“邪恶的月份”,第五天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一些地方避免在这一天游泳,尤其是有人溺水的地方。 因为端午节“溺鬼”最凶,要找身双来“还太阳”,所以习惯上把粽子扔到河里让他分着吃,避免让它变成身双。

3、端午节忌吃母亲包的粽子。

古代,女儿出嫁,长期住在婆家,很少见到父母。 从唐初到清末,都有端午节回娘家的习俗。【/h/】但是在山东,有个传言,嫁出去的女儿去娘家,端午节前不用回婆家,就是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 因为民间有句话叫“吃了娘家的端午粽子,全家都得死。”。

4.端午节期间严禁性交。

古人认为五月是九毒之月,端午节是九毒之首。 天地之气不对,必然会影响人的身心,所以如果你在九毒天做爱,一定是中了邪气。 因此,古训中禁止端午节发生性行为,并规定五月初一至初五,女子要省亲,在父母家中度过,夫妻分居,并将这一天定为“省亲日”。

5、端午气袭。

前面说过,端午节是毒月。从农历的气象角度来看,是在夏至前后,所以也是一年中阳光最充足的一天。 从五行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五行太旺或太弱都会形成邪气,对自然气候或个人健康都会造成威胁和伤害。 所以,端午节的时候,要在门上放艾草、桃子、菖蒲来驱鬼。熏过白术、白芷,喝过雄黄酒等等。

6.端午节期间,孩子们有许多禁忌。

端午节不仅是个倒霉的日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所以有很多关于孩子的禁忌,比如端午节不适合生孩子;一岁以下的婴儿,端午节要送到奶奶家躲灾;端午节的早上,孩子们要吃两个鸭蛋,并在上面洒上雄黄酒,以驱除害虫,保护身体健康。 在北方地区,孩子们有戴香囊辟邪的习俗。 还有小孩子戴的香包不能丢。据说如果孩子丢失了香囊,一年之内就会有大灾难。 端午节过后,孩子们要把香包扔进水里,以免着火。

194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