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禁忌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需注意
民间人们认为端午灾祸多,而且儿童在端午节当天早上要吃两个鸭蛋,并且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有什么禁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
忌吃娘家粽子
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否则,就会倒大霉。有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祟的习俗。
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些地区,小孩子有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的,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忌恶日
由于自古人们认为农历五月为“恶月”,农历五月初五的“重五”更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端午节有什么讲究
端午节防毒气攻身。前面也提到过端午节是毒月,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佞之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因此,端午节这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当然也有说法,说这些东西都可以防止毒虫的侵袭。
端午节的农历时间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那为什么端午节定在五月初五这天,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五月正是仲夏时节,在古代先民看来五月是恶月,这个月份是疾病猖獗的时候,在古时候缺医少药的年代,疾病流行的时候就是一场灾祸,人们除了等死自救方式十分有限,因此人们会利用多种方式驱赶邪佞禳灾,在《吕氏春秋》中就有五月要斋戒,禁欲来达到驱赶邪佞防灾的目的。而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是顺阳,人们通常在这一天登高避祸,久而久之,五月初五就定为端午节。因为两个五凑在一起,端午节也有了一个别称叫重午节。
端午节的端代表什么意思
1、首先从字面意思看
“端”其实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就是开始的意思,还有什么端正的意思,也有姓端的,但是从端午节来看的话,“端”字其实开头的意思了,那么“午”字呢,其实也就是中午的意思,也有休息的意思,但是如果在端午节中的话,那就不能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了,要从古代的文化去理解。
2、其次从古文化中看
端午节其实并不是只有一个名字,它前前后后几乎有二十多个名字,其中还有重五、重午、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一系列的名字。从上面的这些名字可以看出来,端午节是有多么的吸引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字,也就说明的它的意义也是非凡的,所关于端午节就得好好说说。
在古书《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意思就是说仲夏中端午中,端这个意思就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字在中国的古代就是指的开头的意思,就是一个月,一个时期的开头的初始的意思,所以端午又叫“初五”。
其实古人对古代的节日都非常的重视的,在古代每个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在元代有陈元靓的史书《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意思就是京师市尘人把五月初一叫端一,初二依次类推,初五就是端五了。所以古人比较习惯把五月前几天用端来形容。
端午带红绳有什么讲究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赶邪佞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又有一说如果小孩还没满一岁,就只系红色的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