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暑节气饮食
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大暑节气饮食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大暑节气饮食4忌2宜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4、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大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暑饮食宜多吃“苦”
夏季饮食最重要的是注意营养平衡,因为炎热使人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差。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要适量摄入,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点“苦”,夏季大暑尤为适宜。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大暑的天然养生品。
大暑饮食宜多吃“酸”
大暑时节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敛汗止泻祛湿,还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
大暑就是入伏了吗
大暑就是入伏了吗:不是
大暑节气不是入伏的标志。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大暑离小暑有差了一个星期,时间上有时候与入伏的时间差不多,但是不能绝对性的说大暑节气就是入伏的标志。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的来历
暑即热的意思,大暑就是指大热。它一般处在公历的7月份,例如今年就在7月22日的星期四。古书中就有记录:“大暑乃炎热之极也”。其高温程度可见一斑,属于一整年中最为酷暑难耐的时令。以前人们会在当日的正午川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三尺四寸,相当于今天的0.83米,用今天的观察方式来看,此时太阳已运行到黄经120度。
2022年大暑节气饮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