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大寒的各种习俗
24节气大寒的各种习俗文化
当寒雪铺天盖地,我的思念随雪而飘,当寒意向你袭来,我的惦记为你遮挡,当寒风扑面而来,我的问候随风即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4节气大寒的各种习俗,供大家参考。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饮食变化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20_年春节就包含在大寒节气里。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此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门头沟祭窑神 老北京旧俗
门头沟采煤业始于辽代,在长期采煤过程中,形成了与煤业息息相关的习俗,其中就有祭窑神的旧俗。
祭窑神是门头沟采煤业的节日。腊月十七日,当地煤业士绅到窑神庙焚香叩首,礼敬如仪。各窑台恭贴窑王爷神纸像,左右配贴对子如“乌金墨玉”、“石火光恒”之类祥词吉语。窑口摆放供桌、香烛,供整鸡、整猪。自凌晨起,各窑争先恐后燃放挂鞭。众人依次向窑神叩首作揖,祭拜盛况比春节还热闹。祭祀的当天,有钱的窑主请伙计及各界人士在窑上喝酒吃饭,拉骆驼的、起驴骡驮煤的、唱喜歌的叫花子都可以入席。这天,即使是特别吝啬的窑主,也会慷慨大方,请窑工们吃饱喝足;这天,也是窑工们的狂欢节,劳累一年的窑工们尽情喝酒吃肉、舒展筋骨。从这天开始,煤窑放假停工,窑工们回家过年,直到春节过到初五才恢复开工。
关于门头沟窑神来源说法不一,《北京市门头沟区志》记载,“称魏姓窑工,其性格豪迈,急公好义,身材魁梧,身强力壮,乐于急难救人,被后人称为窑神。”门头沟有专门祭祀窑神的庙宇,圈门的窑神庙,是京西惟一一处把窑神作为主神供奉的庙宇。门头沟窑神经民间演绎,形成四种风格不同的形象。其一是圈门窑神庙所塑窑神坐像,黑脸,虬须,头戴官帽,身穿黄袍。其二是禅房村秀峰庵壁画窑神,面黑,须如刺猬,口微起,头戴软冠巾,背罩神光圈,身披铠甲,内着镶红边黑袍,端坐交椅,左手扶膝,右手持钢鞭。一腿前伸,一腿置椅下,足蹬靴,气魄勇武。其三是千军台、庄户村正月十五“走天仙会”队中有窑神幡,上书“山川地库煤窑之神”。所绘神像,头戴盔,身披甲胄。左手持开山斧,右手提一串铜钱,衣带飞舞,身后飘祥云几缕。其四是门头沟民间贴的雕版印刷的“神码子”窑神纸像,头上无冠,头前部光亮无发,两耳后毛发直立,状如刺猬,两手放在胸前托着一块煤炭。神码子由京城纸店印制,矿区也有人自己操刀雕刻神码木板,由于技法不一,所刻出的窑神形象也有出入,但大体相似,请(买)窑神像的人也不计较,致使窑神形象更加五花八门。
在煤窑工作还有很多窑忌,也与窑神祭祀有关。如在井下发现有老鼠等动物,窑工一般不能去打,窑工认为老鼠是窑神爷的马,有老鼠的地方就有窑神保佑平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井下有许多地方空气不流通,人进去后容易窒息死亡,煤窑称为“瞎醒”。而有老鼠活动的地方,氧气是充分的,人进去采煤也是安全的。
全国其它地区祭祀窑神,都是腊十八,就是与门头沟比邻的房山长沟山谷、周口店一带的煤窑,也都是腊月十八才开祭。而门头沟地处天下第一县——宛平县,门头沟的煤直接为京城皇族使用,门头沟的窑神也受到特殊照顾,提前一天享受人间供奉。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后,京西私营小煤窑开采暂时结束,门头沟祭祀窑神基本停止。上世纪九十年代,京西矿区集体和个体经营煤窑增加,又出现了窑神祭祀活动。
在旧时代,虽然门头沟的采煤业人士虔诚地祭祀了窑神,但煤窑事故仍时有发生;煤窑的采挖,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保护好门头沟生态环境,门头沟区以“壮士断腕”决心,决定退出曾作为门头沟主导产业之一的采煤业,陆续关闭煤窑矿山,今年5月,最后6座煤窑彻底关闭。为了让群众摆脱对采煤的依赖,区里实施“送气下乡”、节能房改造、建立型煤加工厂等一系列工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旅游休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门头沟祭祀窑神的旧俗也将永远成为历史。
吃蛋习俗的独特风格
赣南客家吃的禽蛋主要是鸡蛋和鸭蛋,而又以吃鸡蛋为最多。近几年出现了吃鹌鹑蛋的。吃禽蛋的习俗据传说是图腾崇拜的遗存,或者说是图腾崇拜的传承。自古以来,城乡家家几乎都养母鸡,都有鸡蛋,鸡蛋又很富含营养成份,吃蛋又很方便,所以,婚丧寿床,怀孕产儿,贺喜送礼,亲友吃请,礼尚往来,都少不了用禽蛋作为礼品和食品。但煮蛋方法很多,煮给不同人吃有不同的煮法。
赣南城乡的习俗不管家境贫富,家里来了客人,总少不了要煮几个蛋招待客人,这是一种客气,也是一种礼节。至于怎样煮法,这就是看什么客人和在什么场合了。外婆给外孙吃带壳蛋,即连壳放在开水中煮熟的,俗叫芋头蛋和石头蛋。丈母娘给女婿吃的是酒蒸蛋和酒炖蛋,酒是糯米制作的甜酒娘。给年轻人和正在恋爱的人吃的糖水蒸蛋,取意甜甜蜜蜜。主妇给一般人吃的是偏蛋,即把蛋敲破去壳放在开水里煮成的糖心蛋。所谓精心蛋是指蛋黄木曾完全凝固的。主妇给客人下饭的则是荷包蛋、油炒蛋或桂花蛋;老人吃的则又是冻糕状的豆腐蛋。宴会席上的拼盘是皮蛋,汤菜是酸辣蛋奶或蛋花汤。此外,家人外出远地(如升学、参军、经商、做工等)临出发前也要吃几个蛋(煮法看出外者定),以示圆圆全全,大吉大利。
还有一种常见的习俗,即孕妇和产妇要吃很多蛋。妇女怀孕三四个月时,其母要给她送蛋,俗叫瞧胎。瞧胎的蛋也有送一百多个的。产后其母还要送几次蛋去。产前产后,共计送蛋几百个。产妇吃的是油炒蛋或油煎蛋,并要放生姜末或生姜丝,取其暖性。旧时产妇坐月子期间,必须餐餐吃蛋,以加强营养,滋补身体。同时,小儿三朝时要给亲友邻居散红蛋,带壳煮蛋熟后染红色,谓之红蛋。散得多的要花几百个蛋。小孩过生日,还要请亲人吃生日蛋糕。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夏要吃咸蛋。有‘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的俗语。意在补夏强身,劳动有劲。因为立夏开始进入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热天容易掉膘退瘦。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