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传统风俗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分节气传统风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春分节气有哪些风俗
春分的民间风俗有放风筝、吃春菜、送春牛、粘雀子嘴、立蛋等。
1、放风筝:春分期间,人们纷纷踏青春游,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
2、吃春菜: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春天的蔬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之为“春碧蒿”。春分那天,大家都会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3、送春牛:春分有送春牛的习俗,春牛图实际送的是印上全年农历节气的二开红纸或黄纸,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就叫“春牛图”。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去送,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说得主人乐意给钱为止。
4、粘雀子嘴:春分这一天有吃汤圆的习俗,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5、立蛋:春分立蛋是中国春分时的传统习俗,这个小游戏在中国已经玩了四千多年了,据说春分这天受地球引力影响,鸡蛋是最容易立起来的。
春分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春分吃春菜、萝卜、驴打滚、太阳糕等传统食物。
1、吃春菜:昔驴打滚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2、萝卜:扬州人有春分吃萝卜或萝卜丝馅的包子、春卷的风俗。这时吃萝卜不但能上下通气,还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理气、消食化痰的作用,生吃偏于清热生津,煮熟偏于行气消食,春季食用,可用来防治痰多咳嗽、咽痛、伤食腹胀、便秘等病状。
3、驴打滚: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驴打滚来历不凡,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黄米面、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4、太阳糕: “太阳糕,步步高”。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请”吃太阳糕。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寓意“太阳高”。不但“太阳糕”的寓意美好,而且糯米和内馅的设置也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理念。
春分节气特征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3,4,5三个月是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二十四节气春分介绍
在日期上一般是于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左右,最多相差一两天,此时太阳位于黄经0°,也就是春分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在古代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等等。
《明史·历一》中曾记载:“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旧时还将春分划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该时令前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这是个锻炼的季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运动就要从头开始,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集中精力投入工作。
民间有“春困秋乏”的俗语,为什么在春天会发困呢,因为此时春光明媚,阳光暖洋洋的,长时间空闲着就会想睡觉,缺乏精神,因此要及时补充营养,尤其是提神醒脑的食物。
要多吃蔬菜与水果,补充维生素,例如芥菜、豆芽和萝卜等,对身体都很有益处。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警惕倒春寒现象,持续阴雨低温容易感冒,需随身携带厚外套。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春分节气的含义一是平分春季的意思,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二是在天文学上是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这天后,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气候上,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