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上海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上海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恒久不变的主题就是团圆。尤其是上海地区十分的注重这个节日,你知道中秋节上海的风俗习惯吗?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告诉你中秋节上海的风俗习惯,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上海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晚上,上海家家户户会拿出各种形状的月饼和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放在一张大大的桌子上,家中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对着天上的明月,轮流祭拜。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是团圆节的缘故。
因为芋艿谐音“运来”,表示好运连连;毛豆又称“毛豆荚”,“荚”音谐“吉”,表示吉祥如意。如果有人没祭拜,好运就不会来。
祭月时方向要有讲究,要对着月亮升起的方位。类似祭月情形,好像是讴歌升平,又似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月时,先由妇女手掌并拢合拜,继由男人逐一跪拜默默许愿,不过各人的期望是不同的,老人希望合家团圆,如同天上的圆月般美满,读书之人指望早入蟾宫、中秋折桂(桂:寓意夺魁);而姑娘家当然是最好能像月中嫦娥般漂亮,以后能嫁个如意郎君。
上海人注重养生,由于秋天干燥,吃鸭子对身体很有益处,且此时正是鸭子肥美的时节,所以在中秋节前后吃鸭子,已经成了上海的传统风俗。上海人尤其偏爱4种特色鸭:一是清爽可口的盐水鸭;二是鲜爽脆香的烤鸭;三是浓油赤酱的酱鸭;四是鲜香美味的八宝鸭。
“八月十五桂花香”,上海人喜欢在中秋节时,买些桂花酒边吃月饼边喝两口。上海人喜食桂花,将桂花作为食品制作中添香的佐料。用糖或食盐浸渍桂花,长期保香于密封容器中,或者在制作糕点时,和入米面做成桂花糕,或者在烧食汤山芋、糖芋艿时撒上一撮,色香俱美。还有用桂花熏茶,或在泡茶时加些进去,称为桂花茶。此外,上海人很喜欢吃糯米桂花甜酒酿。
烧香斗曾经是上海民间的风俗。香斗用纸来制作而成,形状四四方方,上面大于下面,四周画上月宫、玉兔等图画,斗中插上一些彩色的旗旌,一到晚上,就会拿出来烧,场面非常的壮观。
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中秋佳节边赏月边游玩,寓意驱除疾病、追随吉祥。
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气,被称作“沪城八景”之一。
在农村,中秋节祭祖,往往几家合在一起行事,这在旧俗中叫做“青苗会”。农民还将中秋天气和年中收成等联系在一起。据说中秋月明,则来年岁熟,宝山县有谚语:“中秋月朗来年熟。”如果中秋夜多云或雨而不见月亮,会影响到第二年的元宵,说是终宵雨雪,灯节也会大为减色的。
上海中秋节食俗
赏月吃月饼
上海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上海人风俗中很有传统意义的食俗之一。苏东坡有诗句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说明北宋时候已经出现这种圆形似月、内含美馅的食品。相传元朝末年,人民无法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要举行起义,由于统治者监视严密,不能公开约会,于是利用中秋节各家都吃月饼的机会,在饼馅中藏着写有约期起义的小条子,广泛分送,大家就如期响应了。
吃糯米桂花甜酒酿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喝些桂花蜜酒厂是上海人在中秋节饮食风俗中又一件美事。桂花不仅作为观赏花木和芳香树种,有供人观赏和享受价值,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援北斗兮酌桂桨”,“奠桂酒兮椒桨”,屈原《九歌》中的诗句,表明我国很早时候起就用桂花酿酒了。上海每到中秋前后,店肆中卖桂花酒的生意总比平常好得多。上诲人喜食挂花,将桂花作为食品制作中添香的佐料。用糖或食盐浸渍桂花,长期保香于密封容器中,或者在制作糕点时,和入米面做成桂花糕,或者在烧食汤山芋、糖芋艿时撒上一撮,色香俱美。还有用桂花熏茶,或在泡茶时加些进去,称为桂花茶。此外,上海人很喜欢吃糯米桂花甜酒酿。
上海中秋赏月最佳地点
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与著名的外滩隔江相望。金茂大厦一共有88层,88层是观光厅,这里可以看见整个黄浦江两岸的风光,当然人们也可以来这里与月亮来次近距离的接触。而在87层,金茂大厦有一个叫作九重天的酒廊,这个酒廊是上海离月亮最近的餐厅,在这里您也可以体会一把举杯邀明月的乐趣。
门票:88层观光厅成人88元、儿童45元、老人70元
开放时间:8:30-22:00
东方明珠
说到上海,人们都会想到东方明珠,它是上海无可厚非的地标性建筑物。东方明珠位于外滩,当我们上到东方明珠的最顶层,我们可以将整个外滩的景色收获眼底,尤其是晚间,上海的夜生活开始了,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与白天快节奏的单色上海相反的,一个五彩斑斓的令人赞叹其繁华的上海。东方明珠中还有太空舱、科幻城等展馆,中秋来这里,可以体验一下中秋新玩法。
门票:观光厅100元、历史博物馆加第二个球135元、第三个球150元。1.2米以下儿童半价,70岁老人6折。
开放时间:8:00-21:00
猜你喜欢:
2.中秋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