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养生有什么美食
俗话说的好,健康养生也要一年的春天开始。二十四节气中,过了立春就是雨水,雨水节气过后,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回升,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雨水养生的一些食物,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生食物
山药
山药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佳品,《本草正》称其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本品因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又容易消化吸收,且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红枣
民间有“一日吃三枣,终身不显老”之说。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枣不仅有保护肝脏、增强肌力和增加体重等作用,它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因此,大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鲫鱼
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有肾炎特别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尽量少吃蛋黄。
牛肉
《医林纂要》中说得好:“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牛肉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有脾虚、中气不足、气短乏力、大便泄泻、容易浮肿的人,将牛肉炖着吃,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由于薏苡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故常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本品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疗,作用都很缓和,故须服用一段时间后,方能见效。还有美肤的功效。
雨水节气后,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还会有口舌干燥现象。因此,我不仅要通过以上的食物来食补,还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养生有讲究
外出活动避开风口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乍暖还寒,这个时节防病最首要的任务就是防风邪。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的呼吸道很容易受到侵袭,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
同时,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各种传染性疾病逐渐高发,此时一定要防风透气清内毒,外出活动切记避开风口,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时最好戴上口罩。
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过早减外衣。
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洗头发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别熬夜
春天阳气上升,高血压病人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此类人应特别注意避免熬夜。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罹患哮喘、心脏病、慢性胃病的几率更高,此时,人们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有节,按时起居。
多吃甘味食物
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虽然五味里“酸味入肝”,但由于春季肝气本来就旺,如果一味贪食酸味,肝气升发过于亢盛,可能克犯脾土,导致脾胃虚弱。因此,此时要注意补益脾胃。
叶祖明认为“甘味入脾”,春季饮食以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如谷物里的大米、小米、燕麦、糯米、黍米等;蔬果里的山药、南瓜、红薯、胡萝卜、莴笋、白菜等,都是“天然甜”的甘味食物。
此外,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平时经常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振,或者容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甚至形体消瘦的人,不妨吃点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胡萝卜菠菜粥等。
建议多做慢运动
春天后,很多人都有春困的情况。雨水后应少睡多运动。
不过,由于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雾气大,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过剩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地上升。但因为雨水很多,最好不要晨练。
猜你感兴趣:
4.雨水时节如何养生
5.雨水时节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