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寒的饮食风俗
关于小寒的饮食风俗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同时,有同名作词人小寒。在小寒每个地方的饮食风俗都会不同的。
小寒饮食习俗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池晓玲说,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健康养生】小寒节气的养生习俗
美食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按古代历书记载,小寒节气的物候特征为“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小寒天寒地冻,阳气萌动,候鸟大雁顺阳气而活动,此时出现北飞迹象;喜鹊是感阳气萌动而筑巢的留鸟,小寒开始筑巢穴,并将巢门南开,以躲避北方寒风侵袭;雉,俗称山鸡,也感阳气而发声,小寒时节开始鸣叫。这些物候提醒人们小寒的到来,开始本节气内的生产农事与生活等。
小寒天气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产农事、生活习俗。农事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地里已没活,都要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过去,牛马等牲畜就是一家的主要劳力,需特别养护。
小寒时居民的日常饮食习惯自然也改向于暖性食物,比如羊肉、狗肉这些驱寒保暖的肉食,而那个羊肉汤最为常见。你要是在街边逛,还能经常看到餐馆推出各种羊肉汤特色菜。一些传统上的的冬令时节的羊肉菜肴就会重新出现餐桌上。
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到广州玩,你还能发现广州人吃糯米饭,他们把腊肉腊肠切碎再加一些碎葱白后,直接搅在饭里面吃。因为广东人很讲究养生饮食。在小寒的时候,处于隆冬,土气旺盛则肾气变弱。所以要减甘增苦来调理肾脏,这样才有好效果。所谓“三九补一冬”。不过呢,千万不能大补,这样会过犹不及,导致身体逆转,变得虚寒。如果有条件的,还能结合药膳来调补自己的身体,根据身体是阳虚还是阴虚进行调整,这样就能对阵下药,让身体变得好起来。
所谓寒为阴邪,越是冷自然越是阴邪盛,何况是在最冷的节气。这时,鳟鱼、火腿、辣椒、肉桂、韭菜、茴香、香菜、海参、芦笋、猪肚、狗肉、鸡肉、鲢鱼、虾、淡菜、蚶这些食材,都是能够抵御寒气,强壮人体。如果你喜欢吃火锅,那就更好了,因为吃火锅正是在这个节气最好的选择。不过切记多加锻炼,要不然只会吃了之后事倍功半。
因此,在小寒,我们不要害怕自己身体变弱,只看记住上面推荐的食物,自己挑选几样喜欢吃的,在这个节气,做上一顿饭菜犒劳自己,自然一举多得。
大寒节气养生知识相关文章:
1.二十四节气养生
4.清明养生小常识
5.雨水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