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在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清明节很多地方过节方式还是有点区别的,那么在青海的习俗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青海清明节的习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青海的习俗
上坟头
上坟扫墓是个很重要的活动,为此,整个家族要提前商量,细致安排。到了上坟的日子,以家为单位,人们带着祭祀用品和食物去上坟。传统的祭祀品是纸钱、冥币,还有12个大馒头,准备的食物有酒、米汤、奶茶、肉类,到坟上烧纸祭祀后,就把各家带来的食物集中起来吃。
添土
每年清明上坟时,家族中每个人都要或提或兜或背,从远处取些土来,添到坟上,坟头越大,预示着家族更加兴旺。
滚馒头
吃饱喝足,该下山了。临走前还要举行一个仪式,由族中长辈挑选几个馒头,从坟上往下滚,子孙们围着跪成一圈,馒头滚到谁的怀里,谁就眉开眼笑。据说得了馒头的人就有好运道,没子女的人可以生孩子、没成家的人就能找上对象、读书的人可以考上大学、没工作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总之,这个馒头就是一个福星,能保佑一切愿望都能梦想成真。吃喝完毕,收拾好滚到怀里的馒头,一家人慢悠悠地下山。途中,若遇上乞丐或者放羊娃,就把馒头和剩菜全部给他们。因为这一天是行善的日子,要让祖先看看,他的后代们也是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人。
洗头、理发
很早以前,青海人过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扫完墓回家后,女人们要在这一天洗头、理发。旧时的女人是不剪头发的,平常只是绾个纂儿。在这一天,把纂儿打开,由家中的妇女们互相帮着修饰、打理一下。熬一罐浓浓的胡麻水,抿到洗干净的头发上,再梳一个光光亮亮的髻子。老太太们摸着新梳的硬邦邦的喜鹊尾巴髻子,咧开没了牙的嘴便笑了。
福建习俗
特色小吃
清明节这天 福建好些地方都会用鼠曲草和艾叶做吃的
清明节福州人都要吃“菠菠稞”,也就是我们说的“清明粿”。做法是把鼠曲草压榨成汁,掺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最后用艾叶包裹,蒸熟。
在永定,有句俗话说:没吃过“清明粄”,便不算过清明节。做清明粄的原材料是一种叫苎叶的野生植物,这叶子是绿面白背的,用它做出来的点心,吃起来有种特别的香味,多吃也不觉得饱腻。连城的“清明桃”也有些类似。皮是米浆做的,里面加了鼠曲草或艾叶的汁,因此是绿色的,里面包着笋、香菇和肉,或是芋头和虾米。
而在三明泰宁每家都要做的是一种叫“暖菇包子”的小吃。暖菇是由泰宁话音译过来的,其实就是鼠曲草。上山扫墓时,带些暖菇包子作为祭品,还会配上茶。
靠山吃山,艾叶是南方春天的野菜,一场春雨过后,艾叶就长势喜人了。所以以艾叶为原料的各种果子,就成了清明节的特色。
另外,春季南方环境很湿,各种蛇虫出洞,艾叶本身有降湿杀虫的功效,也是此季节的应季预防药品。人们在千百年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这条规律,就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所以我省不同地方的清明食品虽然形状不同、佐料不一,但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用草药。
龙岩上杭
千人扫墓 文艺汇演 派钱礼俗
上杭大部分是客家人,一整村有时就一个姓,源于同一个祖宗,这让客家人的清明节非常热闹。每逢农历三月三前后,乡里祠堂的管事就会组织全村人去扫祖坟,多的时候有上千人,来回的路上都是敲锣打鼓,场面十分壮观。当天扫完墓后,乡里还会进行文艺汇演。扫墓也有讲究,通常孕妇和年龄小的孩子不能去,压墓纸必须由男孩子做,家乡人称“跟龙”(音译)意味着龙的子孙,希望子孙满堂的意思。
泉州晋江
孩子扫墓埋纸钱
和各地吃的清明食物不一样,泉州地区清明节吃的是润菜饼(闽南语),面粉皮里裹着各种蔬菜,类似于福州的春卷。
晋江上山扫墓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得带上锄头和铲子,方便清理墓地的杂草。年幼的孩子别的事情也做不了,能做的只有在墓地的四周埋上纸钱,纸钱的中间用泥土盖住,留出两边。
龙岩永定
墓地聚餐 家家门前挂桃枝
清明节每户人家都会在家门前挂上桃枝,长辈们说这是为了避邪。祭扫当天的那顿午饭必须在墓地前吃。大人们都会辛辛苦苦地将煮好的饭菜从家里挑到山上的墓地前,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很开心。
宁德福鼎
坟头上派“墓饼”讨“墓饼”
每一户上山扫墓的人家都会挑着两三个麻袋或者箩筐到墓地,里面装着满满的“墓饼”,有的是光饼,有的是芝麻饼,而有钱人家就装好吃的糕点。新建的墓地还会发红鸡蛋。扫墓活动结束,也意味着派发“墓饼”的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奔跑着到各家墓地等着派发“墓饼”,每个孩子手里都能拿到两三块“墓饼”。讨“墓饼”并没有年龄上的限制,老人家说,谁家的墓地上人来得越多就越好,是个好兆头,代表兴旺和繁荣。
山东习俗
荡秋千
清明这天,青岛有荡秋千的习俗,尤其是闺中女子,所以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秋千荡得越高,就预示着将来的日子过得越好。于是,女子们便都放下矜持 ,兴高采烈地荡秋千。除此之外,在荡秋千的过程中,男子们在帮忙推、送秋千时,容易获得女子的好感 。因此,这个过程也为年轻男女交往创造了好机会。
据了解,秋千又称“悠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游戏。唐朝时,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中流行的游戏娱乐方式。“这都是以前的习俗。”据姜馆长介绍,由于当时青岛人都住在庭院里,空间比较大,每到清明节来临之前,都会在家里或者户外比较宽敞的地方安置秋千,供家里的女士玩耍。但如今,这个活动就被人淡忘了。
吃面燕有种过年的感觉
早时青岛就有在清明节做“面燕”的习俗。相传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还将面燕称为“介推燕”。
在过去,妇女们不仅做面燕的技巧娴熟,而且还能做出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面燕。姜馆长介绍,面燕的种类很多,有单头的、双头的、平翅的、别翅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就是大燕背小燕。
以前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困难,平时很难吃到白面,因此吃面燕的时候就有种过年的感觉。除了吃面燕,每年清明期间青岛还有做单饼的习俗。所谓单饼,就是一张用面做成的薄薄的小饼,上面放些大葱、煮鸡蛋等,卷起来吃。
放风筝期望除灾祛病
据了解,自古以来,清明节前后,青岛就有放风筝的习俗。“到了这个季节,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儿童都结伴到山间、田野上,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放风筝。”家住沧口公园附近的王老汉今年74岁,回忆起以前清明的习俗,他首先想到了放风筝。
中国的放风筝习俗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我国放风筝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称为“纸鸢”。到了五代时,纸鸢乘风上天,鸢上系竹哨升空,迎风哨响,其声如筝鸣,谓之风筝。沿袭至今,风筝在民间仍有鸢、鹞的称呼 。有史书说,风筝最早的功能可能是与除灾祛病有关。
猜你感兴趣:
1.清明节气养生食谱
2.清明养生小常识
3.清明养生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