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的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人们祭祖尽孝道之节。宁海人的清明,在本质上与全国各地的清明并无二致,但因为地域习性的不同,宁海人又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清明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宁海清明节习俗的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宁海习俗
捣菁麻糍
距清明不过一两天便是寒食节,寒食节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所以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而宁海人便将寒食节与清明结合在了一起,保留吃清明麻糍的习俗。每年的清明前,人们会先到田野采来绵菁、糯米菁等嫩草,煮熟捣糊,再拌入蒸熟的糯米粉中,放在石臼里捣匀,然后擀薄切块,做成清明麻糍。此外,有人还会直接用菁叶、糯米粉拌和揉成团,嵌进馅料,馅料有甜有咸,用蒸笼蒸熟,叫“菁团”。菁麻糍或菁团都是清明节必备的特色食品,也是上坟时的主要供品。
加坟、请太公
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7天或者后8天。人们将菁麻糍、纸幡、祭品都放在套篮担里挑上,前往先祖墓前祭扫。在祭扫的过程中,要在坟头上加土,故亦称扫墓为“加坟”。生圹则要插红幡,拜请土地公多加照顾。祭奠过后,同去的人在坟前围坐分吃先人“用”过的食品。根据迷信的说法,这样的食用方式可以使人脚手轻健、永保平安。
当然,这种习俗从古延续至今,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了。现在的人会在扫墓当天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有时远在千里的儿女不一定回家过年,但清明必定赶到,以尽孝道。晚上于自家的门前屋后设礼作祭,谓“请太公”。
祭祖
旧时,村中各姓都会集中在宗祠内祭祖。根据留存下来的宗谱看,很多都有祭礼的明确规定,这称为“做众家”。一般宗族都有祀产,村人轮流值祀,按到人头分胙,有分肉、分钱、分麻糍不同类型。
如果坟墓损坏,可以在这一天修理,不用拣日子。现在也有类似的形式,但现在的清明节扫墓活动,更多的是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踏青
踏青又称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在宁海也一直保留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放风筝宁海人称为“放鹞”。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在白天放鹞,夜间也放。夜里放鹞时,人们会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人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从树木的习性说,这段时间种植的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清明节的意义。
宁海人在清明时还作兴“吃蛳螺”。因这个时节蛳螺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是采食的最佳时令,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客家人食俗
客家人是汉民族南迁的一个民系,从中原迁徙到岭南岭北,甚至迁移到世界各地,一直都祈求祖先的荫庇保护,所以厚葬和祭扫是客家人每个家庭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厚葬表现为“背祖骨”和“二次葬”。“背祖骨”就是客家人在辗转逃亡过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以免抛离祖上遗骨一任异族他人蹂躏,一旦找到了新的安居处,寻觅得风水宝地,将骸骨擦拭干净,置于“金斗罂”,重新安葬。
客家人的这种习俗沿袭下来,即使不再迁徙了,也会在下葬先人三至十年间,重启坟墓,打开棺材,擦拭干净骸骨,贮于“金斗罂”,再择风水宝地及良辰吉时,再来“二次葬”。葬礼也是重要而神圣的祭拜活动。
客家人祭扫祖先坟墓不在“清明节”,而是在“春秋”祭祀。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客家人都是客居在岭南岭北的山地里,“韩江三角洲”靠山边的饶平、潮安、揭西、陆河等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珠江三角洲”靠山边的县也不用说,就是珠江三角洲中心的中山市,其中的五桂山等地也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客家人在山区居住,耕地极为有限,再加上要讲究风水,所以都将祖先葬于各个山头之上,离住家都有一段路程。而清明时节又是客家人春耕大忙季节,“春争时夏争日”,春耕生产农时绝不能因扫墓而耽误,所以时间上不容许客家人清明去扫墓。
二是客家人生活较为贫困,“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粥砵”;如果有孩子开学,学费不能赊欠的话,连下蛋的母鸡都得卖掉;清明春耕生产又得投资,因此此时扫墓,既无钱又无物,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们?所以从财物方面都不容许客家人清明去扫墓。
客家人对中国传统的清明扫墓这一习俗进行了改革,改为“春秋”祭扫。“春祭”就是春天的正月,较为富裕的家庭在正月初九开始祭扫,有时间且有财物,在正月里去扫墓,该添土的添土,该拔草的拔草,总之,该维修的维修。另外在祭辞中亦可以向祖先禀报新一年有哪些计划,如何实施,祈求祖先灵佑!“秋祭”是在夏收夏种大忙过后的农闲季节,一来有时间,二来有今年上半年的劳动成果可奉献于祖宗的灵前,并祈请祖宗灵赐下半年同样有好的收成。客家人的这一改革是非常明智的,更是从实际出发的。
清明节一大早,客家人边带着祭祀用品,锄头、镰刀等工具出发了。按照当地习俗,亲人去世后都喜欢依山而葬。到达后,大家便动手清除亲人墓地上的杂草,墓地周围的杂草也要清除干净。客家人认为,杂草清除得比较干净,不仅是为了更好看,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杂草清除干净后,将贡品摆上,便可以进行烧香祭拜了。每个人手持香火三鞠躬,然后将香火插在亲人的墓前。如果是比较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晚辈除了鞠躬之外,还需要行跪拜礼。
客家人过清明节的另外一个重要风俗就是制作艾粄。各家各户将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用碎青艾叶与之混合,做成青色的米粄,或蒸或炸,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原本清苦的艾叶,在这时味道也变得十分温婉,只剩下淡淡的清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艾粄,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享受一家人团聚的欢乐。不少在外地的客家人走的时候,都要带一些艾粄。
历史典故
清明树
这是一个无雨的清明,乍暖还寒。
迷睡了多日的赵氏,突然在清晨苏醒过来,儿孙们一阵惊喜。
这是一座无碑的孤坟,坟土新培。
清明树赵氏被搀扶着站在坟前,身后跪着她的儿孙们。坟窑里焚烧的火纸呼呼地舞动着。象是又再追忆半个世纪发生的那遥远而耳熟的故事。
一个新婚不久已有生孕的妻子,把心爱的丈夫送出大巴山,送到了抗日前线,转战数载音信全无。日本投降了,她带着儿子兴高采烈地去寻找久别的亲人。然而,找到的却是一件手工缝制的已满是弹孔的衬衣和一枚闪光的勋章。母子俩没有向部队提出任何要求,含泪返回故乡。母亲带着对丈夫的永远思念,儿子带着从未见到生父的终身遗憾,掩埋了一个仅装有两件遗物的棺木。
孤独的一座坟凸现在大巴山中一个无名而荒芜的小山上,孤寂凄凉。而自从有了这座坟,每逢清明,荒山上孤坟旁便会多几棵新植的松柏。年复一年,从没间断。不知不觉五十年过去了。秃山早已被绿树覆盖,孤坟始终被松柏掩映。参天的大树与新植的小苗相间,构成年轮分明的林带。起伏山林却没能掩盖赵氏一生的辛酸、坎坷和不老的情结。
“赵哥,我又来了,带着我们的儿孙种清明树了。时间过的好慢,一年见你一次真不容易呀。今天险些来不了啦,不过我迟早一定会来的。我说过你不会寂寞不会被遗忘的,有这些清明树陪伴你,你并不孤独。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连咱们的儿子都当爷了。赵哥呀,我这辈子也真够……不说了,我知道你不爱听那伤心的事。说些别的吧!”赵氏低声自语着。火纸渐渐烧尽,纸灰随风轻轻飞升。
这个无雨的清明,一座孤坟的周围又多了数棵新植的松柏。其中有一棵竟是一位八十多岁老妇人亲自种植的清明树。
第二年的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在那棵清明树旁多了一座新坟。
猜你感兴趣:
1.清明节要干什么
2.怎样过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