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重要纪念日>毛泽东诞辰>

读毛泽东传记有感

时间: 丽霞0 分享

毛泽东一生为我们的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毛泽东传记有感,希望大家喜欢。

读毛泽东传记有感篇1

毛泽东这个名字大家肯定再熟悉不过了!对了就是他!他创建了新中国;他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剥削得苦难历史……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小山村里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当时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败落。毛泽东虽然出生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下但他从小酷爱读书整天背着一本《水浒传》。当毛泽东到了11岁的时候他父亲逼着他耕地、抬粪便可是毛泽东不甘罢休在干完活之后躲在墙角里继续看书!后来毛泽东忍受不住父亲对他的欺压便自己私下攒钱最后离开家到外面闯荡。他看到了人们的苦难生活便一心想拯救中国这条巨龙!

读着读着我不由地为他种精神所感动。没想到毛泽东从小就关注国家的兴亡!我也跟着痛恨起他那只想着自己的父亲他也不想想:没有了国家哪儿会有他呀?读到后面我知道了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他把一直受人剥削而藏在黑暗里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它同时也是一位诗人想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它明显的体现出了毛泽东的诗词寓意深刻气势磅礴!毛泽东不仅是诗人和政治家他还是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书法家!我真的很敬佩毛主席呀!它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却发奋图强拯救了中国这条巨龙!

毛泽东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办人,担负着全面的领导工作,既管军事,又抓政治,还要操心部队的生活问题,犹如一家之主,什么是都得想到管到。中央苏区红色医院,就是在毛泽东的亲自关心下创办的。毛泽东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身体十分疲倦,终于坚持不住了,被迫决定到为红军服务的福音医院休养一段时间。 到了医院里,毛泽东就在休息室里与院长聊了一会儿后,便忙着关心医院的情况。毛泽东在福音医院虽说是休养,其实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东西,还总叫医生关心一下其他病人。最后,毛泽东做出了一项决定,要求这家医院不要再叫福音医院,这是个____会医院的名字,应该把他改成中央红色医院,并要求院长要一心为病人服务,做好卫生工作。 毛泽东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的品质很令我感动。现在社会上有些干部,不是为老百姓着想,一心为自己捞好处,最后坐牢了。作为一名小队长的我,更要关心好自己的小队,为同学们服务,学习毛泽东优秀的品质,不要以为自己是干部,就搞特殊,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好少年。

一个伟大的中国领袖——毛泽东一提起领袖,大家都可能知道,对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全国人民最深的那个人,那就是毛泽东,毛爷爷。毛泽东是中国的领导者,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他是中国伟大的领袖,为中华崛起打下基础。毛爷爷的故事闻名天下,他是思想家,还有着丰厚的知识,毛爷爷为了新中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爷爷爱国.爱家.爱人民。在整片中华大地上,没有一个不认识他,没有不知道他的故事。在战争时期,毛爷爷带兵打仗,收到了错误的信息,被日本人包围,但他们突破了包围圈,但是日本人还是不放弃,被迫的红军进行了几千里的长征。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过草地的时侯,表面上是一片草地,实际上是一个个的烂泥塘,沼泽地,人一旦陷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了。再加上环境的恶劣,红军受到严重的威胁。但毛爷爷克服了困难,成功的走了出来。毛爷爷十六岁离开家乡,临走时他的爸爸妈妈在地里干活,应为他家里有很多地,走时用毛笔写了一首诗放在桌子上,便走了。这首诗是“男 立志出深山,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 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告诉我们好男 志在四方,应该去闯荡,学不好就不回家,不能光在家种地。虽然毛爷爷去世了,但它依然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这种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带领我们航向不明的彼岸,想来都是非常之可怕。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封杀对其统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盖历史的真相,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其统治的国家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异端”的出现就一定将其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成为“思想犯罪”的无为的牺牲品,以愚民政策来教导其统治下的人民,此乃统治阶级惯用之手段。马克思主义不是“万金油”,能医治一切社会的病态,也不是仅仅一个“主义”就能搞定一切的。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法国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中也并未成功,但实践的经验是需要积累和摸索出来的,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革命宝贵的经验。批判不等于简单的批评或判断,而是在对其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实或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辩论,从而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之处。马克思看待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用批判的眼光,马克思的哲学历来都是批判和革命的哲学,但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的批判也是如此之彻底。国际歌中有一句最为著名的话语“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世主就只能是自己。马克思也是如此,但有了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就可以少走弯路,有了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未来的理想图景,一步步走下去,最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作者把这个二十世纪在中国大地上,可与秦皇、汉武相匹比,并高于他们的伟大人物毛泽东的一生共分了二十一个部分来写。从他的童年到奋斗,到抗日,到建设,到最后的逝世,写的非常详细。

在毛泽东的童年,他就非常渴望上学,但他那个只懂得经商的父亲,在这方面,始终干扰他。但比父亲脾气更倔强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去城里求学的道路离开家里,出门打自己的天下。

从那时起,他就与书结下了缘分,也正是这点,让他在当时得知了许多世界上的事情。在他的朋友都到国外勤工俭学的时候,他却留在中国境内继续发展。这方面使我感受极深。

从他在同朋友在码头离别时说得那句“革命不可能推迟到你们从海外归来”就可看出他当时闹革命的决心和对自己的信任。当朋友们走进船舱时,他孤零零的站在码头上,大声对他们说:“努力学习,拯救国家。”没错,在那时,确实应该多一些那些知识分子来领导人民革命,拯救国家。

现在,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虽然不至于说成拯救国,但是我们的国家,同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落后许多的,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是的,在旧中国,我们就受到了这个教训,那么。我们就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再一次犯错误。这样一来,建设国家的重担,就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只有学好知识,才能建设祖国,让他与那些发达国家同步。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话“难道死了张屠户,人们就要吃带毛的猪肉吗?”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全中国解放后,人民跟着伟大的救星和导师毛主席自己搞建设。在那时,在毛泽东的指引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就是“为人民服务”。那些科研人员抱着那种态度,在艰苦的环境和缺乏实验仪器的情况下,仍然为国家做贡献,尤其是在制造原子弹时,苏联撤走了所有帮助我们的科研人员和仪器、图表等等,但在我们科研人员自行研究下,最终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第一枚原子弹;仅在三十二个月后,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枚氢弹。

毛泽东领导了推翻中国的革命,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他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那些精神是值得当代人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救星,我们应好好学习,来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少年时的毛泽东最爱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他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对这一点纳闷了很久。他开始分析小说的内容,发现这些小说的主人公“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他觉得这样是不平等的。农民们自然常要反对这种不平等。《水浒》里汇聚在梁山造反的人物,便成了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这种影响是意味深长的,在后来艰难备尝的革命生涯中,《水浒传》一直是他放在手边常常阅读的书。

17岁时,出乡关的决定使毛泽东开始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足见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气和决心。

求学生涯他也曾做过惊世骇俗的举动,从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退学,坚持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用他自己的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来形容其学习最恰当不过。半年后自学生活虽然“极有价值”,但已难以为继。最终他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重新回学校读书。湖南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此间,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这对于刚读研的我们是值得深思的。

毛泽东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他在《讲堂录》的笔记中就写下:“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不为浮誉所惑,则所以养其力者厚;不与流俗相竞,则所以制其气者重。”“陆象山曰:激励奋进,冲决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无非使心地光明)。”以后,在他的一生中确实一直表现出那种坚忍不拔、冲破重重阻力、一往无前的惊人毅力,而这种惊人的毅力又是建立在对事情能“见得透”的基础上的。这是他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我们读传记精髓所在。

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充满了思索、斗争、挫折、坚持、艰辛、胜利、失败、阴霾和辉煌等等。他是怎样思考和处理中国革命过程中面对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怎样解决一个又一个常人深感棘手的难题,从而引导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种种的这些让我深思,每当反省自己,必有所得。

传记是真实人生的缩影,我们可以在传记故事中找到最佳的楷模,发掘自己独特的潜能。读名人的传记,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你会发现自己的潜能,我们对自己也会更有信心。

生命短暂,稍纵即逝,不断体验生命存在乃是个体生命本真之义。从个人的发展来说,我们需要以人为镜,用名人的事迹来激励、点燃自己,或者从中寻求鼓励与安慰。我想,读了传记,我们会更加坚定地像我们所崇敬的人物那样自信地活着。

毛主席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么一定要学习毛主席老人家的那种发奋图强的精神成为祖国的栋梁!

读毛泽东传记有感篇2

很久没有看人物传记了,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我是一个喜欢读闲书的人,但很多的时候,要眼观法律类书,手摸工作中的活儿,还要平凡生活每一天。时间,如沙漏流逝,不可追忆。人在空闲时,在闲暇中拾起书本,安静的心竟能读得进这种大部头的书,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曾几何时,我是多么喜欢阅读人物传记。因为他,能让我更真实更全面更捷径般地触摸到人物的世界。《墨翰墨德传》、《拿破仑传》.《我的奋斗》等书曾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虽然有市局组织的三个一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堂而惶之的不去只做工作,这也叫给自己一个理由吧了,局长给我们发《毛泽东传》,看着红色的封面上一个金色的毛主席头像,还有黑色的书名、作者,觉得设计很是贴切巧妙,就毫不客气地说:这书是我的了。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就有了和此书的亲密接触。

毛主席是湖南韶山人。韶山是我在小学读书时就很向往的地方之一,去年中央要求我们党员要接受党的先进性教育,我有幸作为一名党员,随团去了湖南的很多地方,我去了韶山,主席故居,毛氏祠堂,主席广场,还有就是文明世界的滴水洞,看了这些更加激起我对毛主席的深厚的感情,同样,也深知他给国家带来“”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毛主席他是一个人,不是神。作为一个人那里会不犯错误。、在这里我也要说到,我在主席的家乡所看到的一些不可肆意的事情,主席已经去世多年,他是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伟人,而不是什么神,我明白湖南人民对主席的感情很深但我们也不差啊!主席本就是无神论者,可现在我想是表示有些不妥?

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在延安,他与蓝苹结合,中央委员会讨论是反对的。但他决意一定,就威胁说要回到老家当农民。就拿此事来说,说明主席是一位立场坚定的,信念始终的人物。

毛主席曾把崇山峻岭看作战斗序列的一部分。山,引发他的灵感。山,容易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我曾游览过很多的山川河流,如黄山、华山,娥眉山,泰山黄河,长江,洞庭湖,黄河长江乌江的源头,此时我联想毛主席是稳稳的泰山;毛主席又是,是棱角分明、热烈火爆、毫无遮拦、毫无顾忌宣泄个性的明快性格般的华山。踏遍华山,最切肤的感受是奇、险、危、悬。正如毛主席的人生。看着天外飞来的巨石,不禁想起毛主席坚如磐石的意志,力拔群山的个性。因为清醒,所以超越自我,造福众生。在他的晚年,退却着摸棱两可着。安静使人富有,也许毛主席的后半生,与城市交融太久,这样,便与安静产生了人为的距离,看不到安静滑过的轨迹,于是,害怕孤独,害怕忘却,矛盾着,痛苦着,一个似乎有迹可寻又无法琢磨的统治者,就象他与周的关系,雾里看花,终将是猜测而已。

我读《毛泽东传》,想到山的精神,想到安静的心绪。于是,我想,在烦躁时,应该去看山去看水,而不是在无人的地方高喊。正看侧看左看右看大山,我要攀于顶峰站在高岗,最近距离地感受大山河流带来的有着生机与乐趣的安静。享受安静,才不会大步地退却。而毛主席以前,都是依山傍水生活着,超越着自我。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老房有一块块墙体剥落的印记,上面有毛主席的这首诗。当时我们一边跳着山羊,一边念着这首诗。当时我还有过这样的念头:毛主席为什么写苍蝇呢?他要关心的事情很多的啊!读过传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记得爸爸的书柜中曾有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我曾读过。在黄色的叶面下是一行行黑色的铅字,最熟悉的还是这些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答友人》《咏梅》……儿时的记忆最珍贵,也许,让小孩在小的时候多积累多背诵,真是有点道理。 每一部传记的结语,都值得自己反复品读。我认为那是作品的精华。句号,并不意味着结束。传统意识、大写的自我、人际竞争、健康状况等,都影响着我们的毛主席的人生,同样反作用于我们大中国。《论持久战》:对手都折服的时代鸿篇。毛泽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超人,更是丰碑。这几天虽然秋高气爽,但我或多或少地走近了这一历史伟人,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感慨,心中的那团火在无尽的慌原。。。。。。

菲利普.肖特的《毛泽东传》很流行,对照不同的《毛泽东传》,感受可能别有洞天。历史是什么?蜗居在城市,文学是生命的空气与养分。有人提出从心理学、病理学的角度探究毛主席晚年的错误。想起刘兴雨的《追问历史》,在历史记忆与民间记忆的走廊里穿行,把思想的灵光敲打成一个个的黑字。我们触摸到的,除了自己还是自己,另外添加的是一点历史的皮毛。

历史就是历史。不问质量,但,我们,有写下的勇气。

读毛泽东传记有感篇3

小时侯就知道毛泽东这个有名的人物,而且家里还有好多他的相片。读了《毛泽东传》这部书,对毛泽东有了深的 了解。

这部传记将毛泽东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毛泽东17岁才"出乡关",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能做成的事业,达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就使得当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曾经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徘徊不前甚至步入歧途的时候,而他却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带领更多人取得成功。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尝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书中对理论问题的叙述和分析,由于紧扣住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显得既深刻又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重要侧面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部传记没有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当做天生的"救世主"或"完人"来写,而是把他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努力反映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长征中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因此可以说,这部传记是一部毛泽东的启示录。

317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