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关于腊八粥的故事

时间: 华华1202 分享

  腊八节,又称“腊八” ,日期在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和避邪。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汉地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也称“法宝节”,为佛教徒盛大节日之一。

  腊八粥的故事

  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这些关于腊八粥的故事你知道吗?

  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我们说的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很多地方在这一天都有熬腊八粥,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腊八粥的由来各有说法,下面搜集了一些关于腊八粥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佛陀成道的故事

  腊月初八是佛陀成道日,在佛成道日煮腊八粥供佛,取法于牧女向佛献乳糜的传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经苦修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麦”,形容枯槁仍未得道。于是觉得苦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便在尼连禅河中沐浴净身,接受牧女难陀波罗供养的乳糜,在菩提树下发愿,终于在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成就正等正觉。

  怀念岳飞的故事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赤豆打鬼”的习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传说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而大人小孩生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腊八这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警示后人的故事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关于朱元璋的故事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于是他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的故事

腊八节,又称腊八 ,日期在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和避邪。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汉地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也称法宝节,为佛教徒盛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吃腊八粥纪念谁
    吃腊八粥纪念谁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

  • 腊八粥怎么熬
    腊八粥怎么熬

    腊八,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思乡曲,无论你身在何方,每逢腊八,胃都会指向家的方向。那你知道腊八粥要怎么熬吗? 腊八粥怎么熬出幸福的味道? 腊八节 腊

  • 腊八粥吃甜的还是咸的
    腊八粥吃甜的还是咸的

    自人类社会建立以来 争斗就不曾停止过 其中最大、最难以调和的, 就是咸甜之争 而你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呢? 腊八粥你吃甜的还是咸的? 腊八节的由来 农历

  • 腊八粥用什么米煮
    腊八粥用什么米煮

    过了腊八就是年 年味越来越浓,乡愁越来越重 多久没有回家了?多久没尝过妈妈的味道了? 不管路途有多远,都不能将亲情分隔两地 开上奥德赛和家人团聚

40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