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除夕 >

老北京人过除夕有什么风俗

时间: 锐杰1187 分享

  每个地方的除夕习俗不一样,你知道老北京过除夕的风俗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老北京过除夕的风俗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老北京过除夕的风俗

  泡腊八醋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北京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供佛龛或神像、吃团圆饭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团拜、给压岁钱

  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也有驱邪取吉之意,团拜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

  放炮驱邪、焚香祭祖

  一交丰年子时,迎来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再搞些娱乐活动。

  二、团圆饭菜谱

  1、洪福齐天

  原料:豆腐、虾仁、番茄。

  调料:精盐、料酒、鸡汤、粉芡。

  做法:将豆腐切成2寸见方的块,煮一下。将葱、姜、番茄炒至红色下豆腐及虾仁、调料,倒入高汤炖透即可。

  2、节节登高

  原料:肉排骨、葱、姜。

  调料:精盐、姜、料酒、李锦记排骨酱、色拉油、高汤。

  做法:将排骨剁成约4指宽的节块,放葱、姜、精盐、料酒入水煮成八成熟捞出。锅内放油烧热,下葱姜炒香后,放入排骨、调料,高汤煨透即可出锅食用。

  3、吉祥如意

  原料:鸡胸脯肉400克、火腿条50克配料:葱、姜丝各30克、鸡蛋2个、面包糠少许。

  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料酒各10克、色拉油500克(约耗50克)、生粉适量、花椒盐少许、李锦记生抽10克。

  做法:鸡胸脯肉用刀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薄片,用葱、姜、料酒、精盐、胡椒粉、味精腌约10分钟待用。将鸡胸脯肉铺平,放上火腿条、葱姜丝,然后卷成筒状放在生粉内蘸匀,再放入鸡蛋液内蘸匀,最后放在面包糠内滚蘸均匀待用。锅内放入清油,烧至五成熟(约80℃~90℃)放入鸡卷浸炸至金黄色熟透即可摆盘食用。

  4、五谷丰登

  原料:鸡脯肉、腰果、黄瓜、红萝卜、木耳、葱、姜、鸡蛋。精盐、味精、料酒、粉芡、香油、色拉油。

  做法:将鸡脯肉切成丁,用鸡蛋、粉芡腌一下。各种配料切成三分见方的块,腰果用油炸到酥脆待用。锅放火上,放入花生油待油热时放入鸡丁滑熟、沥油,锅内留少许油,放入葱、姜炒香,下配料、鸡丁、调料、腰果翻炒,最后勾芡放一点香油,出锅装盘即可食用。

  三、客家人习俗

  客家人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岁(年)饭”,亦称“隔年饭”。供奉祖先神祇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逢闰年要加一双筷子和一根大蒜),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这种吃“隔年饭”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早早地贴上对联、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年夜饭菜肴视各家经济情况而不同,一般都会有鱼肉鸡鸭等。吃年夜饭,一般都有一道用地瓜粉加猪肉做成的菜肴,称之为“肉丸”,象征团圆之意。其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主要有猪肉、萝卜、肉丸和菇类。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然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饭后,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

397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