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法定节日吗
除夕是法定节日吗
大家都知道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是新一年的结束也是开端,你知道除夕是法定节日吗?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告诉你除夕是不是法定节日,一起看看吧!
除夕是法定节日吗
2017除夕不是法定节假日。一般想来,除夕肯定是法定节假日,但是实际上,除夕是否为法定节假日还要看法律的规定。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修订了3次,最初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春节放假三日,放假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仍规定春节假期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直到2007年二次修改后决定春节放假3天为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的第3次修改又取消了除夕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放假时间又变为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一直至今。所以除夕不是法定节假日。
除夕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尔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知道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知道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做“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习俗
1、年夜饭:吃年夜饭是除夕这天最热闹的时候了。一家子的人围着一桌子丰富的年菜开吃,温馨的气氛,让人开怀。
2、守岁:又称之为“熬年”。是指除夕夜一大家子的人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新年的来到。
3、贴春联:贴春联,起源于宋朝。它的盛行是为了抒发一种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4、贴窗花:贴窗花,不仅是为了烘托出节日喜气洋洋的氛围,也是表达出美好的愿望。
5、贴福字: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的风俗。“福”有福气、福运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6、贴年画:这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也是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7、燃爆竹:“啪”的一声,爆竹响,点亮了节日的气氛,同时也给人们带去欢乐与吉利。8、挂灯笼:除夕挂灯笼,象征着团圆之意。
9、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是希望孩子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成长。
除夕食俗
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
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元宵
又名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元宵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不管是餐馆酒店还是家中,都很流行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花生(长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当然,的年夜饭品种就更加丰富了,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大约一年中能见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摆上了餐桌。
按照民间的传统习惯,中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米团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闽粤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广东潮州人初一吃当地特有的“腐圆”;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
年糕
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