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处暑>

处暑节气及其养生要点

时间: 华华1202 分享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2017年处暑时间是公历8月23日06:20:09,农历七月初二。处暑时,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50°。一起来看看处暑有什么养生要点!

  处暑节气及其养生要点

  【歌诀】

  处暑秋冻适增衣,

  重在养阴护阳气,

  早睡早起调情绪,

  气候变数湿热雨,

  登高练操除浊气,

  清热安神银耳蜜。

  处暑时天气逐渐转凉,但有些地方气候仍湿热。养生重点在于养阴护阳,起居方而应做到早睡早起,早晚适当添加衣物;饮食方而宜多食滋阴润肺、清热安神食物,如银耳、蜂蜜等;通过爬山、做健身操等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

  【节气特点】

  处暑是秋季的第2个节气,适逢每年公历的8月22~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热到此为止了。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大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意思是说,大暑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到了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

  处暑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出现,使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率先开始进入秋季。而在我国华南,尤其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最高气温还时常高于30°C,人们还会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

  【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

  >>每大多睡1小时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早睡可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畅。

  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通过午睡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午睡对于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气血阴阳俱亏,易出现昼不精、夜不寐的少寐现象。古一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科学养生观点的。

  >>早晚适当添衣

  处暑后由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应适当添衣。但因处暑时正值初秋,此时暑热未消,因此添衣时可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不宜一下子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宜,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秋冻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提高人体的肌肉关节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二是能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以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

  ◎饮食养生

  >>宜增咸酸减辛辣

  处暑时要重视养肺,在饮食方而应适当多吃咸味、酸味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比如可以多吃些西红柿、山楂、乌梅等。如果早晨起来感觉口干咽干,可喝点淡盐水。中医有“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说法。早上喝淡盐水,洗肠又解毒,而且有少许消炎作用,可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可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很适合在处暑时饮用。

  >>多食滋阴润肺食物

  处暑时天气较干燥,燥邪易灼伤肺津,因此此时节宜多食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李时珍《木草纲目》载蜂蜜:

  “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

  蜂蜜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的功效,因此被誉为“百花之精”。蜂蜜中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如铁、钙等,尤其是果糖、葡萄糖,都可不经过消化而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是理想的营养佳品。睡前食用蜂蜜,可以改善睡眠,使人尽快入睡。

  银耳亦是养阴润肺佳品。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清热、养胃生津的功效,可防治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病症。除此之外,还可多食用梨、百合、芝麻、牛奶、鸭肉、莲藕、孽荞、甘蔗等滋阴润肺食物。

  ◎运动养生

  处暑时节可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对人体安然度夏大有帮助。但运动时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汗出而损伤阳气。除了以上运动方式外,也可选择“处暑坐功”以养生,具体方法是:

  每日凌晨3~7点时,正坐,身体向左右扭动并转头,同时用两手半握拳,反向捶腰背,捶5~7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9次。

  经常做此功可治风湿留滞、肩背胸痛、上臂疼痛、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情志养生

  处暑时自然界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人们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处暑时要注意收敛神志,使神志安宁、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时可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方式以安神定志。

  处暑节气,艾灸与养生的重点是什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到,天气转冷

  此时,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穿着: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二、睡觉:早睡早起,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三、室内: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潮热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四、防病:此时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

  五、饮食: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此时可增食酸味果蔬。帮助收敛。

  秋老虎,小心防

  处暑过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这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

  防秋燥

  处暑已有秋燥。处暑代表暑气的结束,紧接着就要迎来秋燥,所以处暑也兼备秋季“燥”的特点。多感喉咙干痒、皮肤干涩、口腔干燥、烂嘴角、喉咙疼痛、流鼻血、干咳和便秘等。可多食滋阴润肺食物:杂粮粥、红枣粥、紫薯粥、莲子银耳粥、瘦肉粥、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

  处暑艾灸重点

  处暑时节,秋燥也逐渐明显,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裂的燥症,此时艾灸要注意防止加重秋燥。此时艾灸可刺激人体的经穴,使经络中的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强对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营养,补充人体阳气、保护肺,以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此节气宜选灸大椎、肾俞、肺俞、风门、太溪穴、神阙、关元、涌泉、合谷等穴温补阳气、清肺、滋阴润燥。

  注意:每次艾灸选取几个穴位,整体灸的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然后第二天灸剩余的穴。

  处暑起居

  调起居解秋乏,增加睡眠一小时。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处暑相关文章:

1.关于处暑的经典谚语

2.处暑的谚语 关于处暑的谚语

3.描写处暑的古诗

4.处暑中处读音

5.24节气简笔画教程好看的:处暑

403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