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腊月二十八有哪些传统习俗?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八了,这也就意味着距离猪年春节只有2天了,各位小伙伴激不激动呢?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其实有很多传统年俗,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腊月二十八是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等说法。
1、打年糕
年糕是为春节制作的糕就称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2、蒸馍
按照老理儿,春节期间忌蒸、炒、炸、等炊事。
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要在年前蒸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馒头外,还有面食。
金世宗后裔完颜左贤中记载满族年菜中的蒸食有:蒸馒头、蒸花卷、蒸如意卷等等。
春节时候的馒头,上面要用胭脂点上红点,以示吉庆。
虽说着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美,顺利。
3、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4、贴春联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但大多数还是照个人的时间安排来选择贴的时间。另外,对联的上联贴左边还是右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5、摘春联
与贴春联有比较集中的时间不同,摘春联的时间各地差异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说、过节说和自然脱落说三种主要类型。
整年说。春联有喜庆吉祥之意,所以“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春联的时候才摘除并贴上新的春联,寓意辞旧迎新,福运一年。在这一整年里,如果春联有破损,需及时修补。
过节说。春联作为驱赶“年兽”的法宝之一,待到“年”过完后,春联就可以摘了。
自然脱落说。所谓自然脱落就是把春联贴上后就不顾不管,任凭春联被风吹雨打,自然脱落。亦或看到春联被风吹雨打后破烂不堪了,就直接摘掉。
6、烧春联
对于摘下来的春联,还有“烧春联”一说,就是将摘下来的旧春联烧掉,寓意将所有的晦气烧掉。
汉族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汉族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汉族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等美丽的传说故事。
腊月二十八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