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 > 春节民俗文化的意义

春节民俗文化的意义

时间: 芷若1077 分享

春节民俗文化的意义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春节民俗文化的意义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春节民俗文化的意义,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民俗文化的意义

  1、团圆

  不知何时起,人们已经不再像先前那般对春节另眼相看了。至于其中的原因人们早已说得尤其不少的了。然就个人而言,或许还不至于不把春节放在心里,因为就着这样的节日可以图个全家团圆,共叙一年中的悲喜得失苦乐酸甜,证明家庭仍然是现在的社会中的最牢不可破的组成单元。

  2、联谊

  在国人的心目中,在我国五大传统节日中没有哪一个比春节更让人看重的了。春节里除了自己家人团圆之外,走走亲戚串串邻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这样不仅使人们在交流相互信息的过程中,增进了解彼此间的其他相互的盲点,也让人们的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拉近,和谐了家人也和谐了朋友更和谐了社会,和乐融融。

  春节的简介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崭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春节原名“元旦”, 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习俗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 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 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猜你喜欢:

1.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2.春节名称的来历

3.为什么春节要拜年

4.春节的来历和由来

366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