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随笔文章:我只是想让你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学习啦: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只是想让你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这篇文章吧!
元培家长群热情洋溢地组织大家写作教子心得,看到各位爸妈意气风发,美文纷至沓来,内心也禁不住跃跃欲试。
时至今日,提起儿子高考给力,以文科裸分胶州第一,青岛第二,山东省第三的成绩挺进北大内心已波澜不惊。尤其在此时此刻,风和日丽,一个美好的周日上午,心情与时景一般,从收获之喜悦走向沉静与平和。可是,因着今天这份写作的责任,当我试图以仪式感很强的庄重姿态来掀动十八年的时光之帘时,内心却又禁不住波澜起伏!也许每一位北大人的家长都能体会到这种思想情绪吧?毕竟,我们的孩子真的给我们带来了骄傲和荣耀,这是不可抹杀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我们有着强大的内心和坚毅的性情,我们也会为他们曾经在那一刻拥有的辉煌而热泪盈眶!
这种情绪导致我似乎要由着自己的性情兴之所至、忘乎所以,而不能条理清晰、纵横分明地来叙述自己的教育心得。真是没办法的事,像“因材施教”一样,我只能遵循自己的真实感情才会捕捉到记忆时光中真正的闪光点和隐藏的风险点,希望你有耐心并体谅。
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坚信这一点,在培养孩子的十八年中也始终做到了这一点:对孩子永远有信心,也把培养孩子的信心放在第一位。虽然最初并没有什么高大的具体目标,但在潜意识中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怀孕那一刻起就坚信孩子将来一定是优秀的人,然后就义无反顾、信心十足地开始了胎教、早教和后期以信任为前提的孩子自我发展为主,家长适当关注、疏导为辅的培养行动。
信心首先源于清醒的认识。朱戈从小就是个低调、矜持的孩子,安静读书,记忆力好,认真执着,但性格偏内向,做事速度慢,表达能力弱一点。鉴于这些,我从来不生硬地指责他的弱项,而总是尽力给他提供机会让他发展自己的强项,我坚信强项的发展会带动弱项。很少有孩子能做到齐头并进,如果父母过早过多地指责孩子的弱点反而会起到先入为主的反作用,孩子心理上会潜意识的认为自己某些方面先天不足,即使努力去改正也收效甚微。而通过发展孩子的优势,全力支持孩子的爱好,挖掘孩子内在的特长,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又能以优带劣,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像很多男孩子一样,朱戈两岁起就开始喜欢恐龙,我们就想方设法支持他,给他买恐龙玩具、图书、影碟,陪他去各地恐龙地质公园、恐龙化石挖掘现场(诸城),科技馆、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等等,和他一起了解关注关于恐龙的知识和时事。孩子的恐龙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甚至经常能指出某些恐龙图书的错误,在幼儿园里也被称作“恐龙小博士”。这对于一个几岁的偏内向的孩子来说,为他最初的自信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因此带动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读书越来越多,兴趣也越来越广泛,阅读的范围延伸到和恐龙出土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人文、科技以及英语词汇。这些积累不仅提升了幼小心灵的自信力,同时也为后来文化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孩子一上初中,就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各科成绩齐头并进,综合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当然,信心的树立并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于偏内向的孩子来说。除了发展孩子的特长,参加专业的培训,在不同时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我们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一直未间断各种教育理论的学习,但还是觉得有些方面不够系统和专业,尤其是在情商方面的教育。后来我特意联系了卡内基教育培训,让儿子连续接受了三年系统的以提升自信力为主的训练。有些改变是内在的,毕竟儿子的天性不是显性张扬。在听到别人说起儿子作为直升班足球队长不仅带队在二十几个班级中取得“校长杯”亚军荣誉,而且为了搞好同学团结,还主动带队到因比赛引起矛盾的班级去和解,我的内心是无比欣慰的,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儿子真正的成长,这远比考了多少分要重要的多。儿子话少,平时除了自己觉得重要或者有趣的事,一般很少闲聊。我们很多事都是听别的家长或者他后来无意提起的,包括他在女生占绝大多数的文科班里包揽了很多班务。他经常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不是努力学习而是因为要给班级电子白板系统升级;几乎连续两年每天都要自己或和其他男同学一起去一楼把大桶矿泉水搬到五楼等。当我之后听他无意提起这些事时,内心既心疼又高兴,心疼在家一直被呵护的孩子竟然在学校做了这么多的事,高兴的是儿子竟然如此有责任有担当。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放心的让他一个人去上海参加港大面试,信任他第一次独自飞去香港参加港大举办的体验营。我们知道,儿子已经成长起来了,通过一些小事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包容与大气,成熟与进步,虽然还是有些青涩,不过我们已经确信在他低调平和的外表下其实蕴藏着一颗自信而有力量的心灵。
信心就是拥有良好的心态,对自己有理性的认知,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其实是起到了稳定剂和催化剂的作用。现在回头想想高考,儿子总是低调声明高考超常发挥,是阅卷老师乏力放低标准的结果。其实仔细想想,高考前三个月我就体会到儿子心理稳定的状态。冲刺时机,听到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心理浮躁、焦虑,我问了儿子两次,都是一样的回答:只要身体没毛病,就没有什么问题。所以那时我一点焦虑感都没有,只是一心调剂好饭菜花样,确保每天色香味营养俱全,来减轻儿子的疲劳感,保证他的身体状态正常我就万事大吉了。越到最后,我反而因他的干劲十足而信心倍增,尤其是高考结束,孩子只有一句话:全国卷还是有水平的!这让我确信一切努力都会有好的结果。扎实的基础,稳定的心态,广博的知识面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一定会让儿子胜出,然而结果更加出乎我的预料,成绩一出就收到了北、清、港三家抛来的橄榄枝。
我始终认为,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关键在家长。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有限,既不平衡也不充分。要想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好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成为中坚力量,否则你就是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今年高考分数出来后,听高中同学说起校长在全校总结会上提到,这样的孩子不是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家庭培养出来的。现在想来内心还是激动不已,为校长诚恳的过谦之词感动,更为我们长期的家庭教育能得到学校的最高认可与肯定而心怀感激与欣慰,这也是我在孩子高考后听到的最动听的赞美之语。
“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从我第一次知道教育的本义,这个理念就开始在内心扎根发芽,本义其实就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有了它,我们才不会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迷了方向、乱了阵脚甚至丢了阵地。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人格的塑造,我都力求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至今犹记得第一次教孩子认字的情节,那时他好像不到一岁,还被抱在怀里头一次喝“娃哈哈”,我灵机一动给他讲起了包装瓶上的图案和文字,先给他说这个好喝的东西叫“娃哈哈”,上面那个漂亮的阿姨叫周迅,阿姨告诉你这个“娃哈哈”钙奶很好喝之类的,儿子安静的听着,似乎是进入了一个新世界。从此以后,每一次吃喝玩乐都成了潜移默化认识世界的机会,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下来,时至今日,只要带包装的东西他都要仔细、认真的研究一番再打开。当年社会上出现“苏丹红”、“植脂末”等对人体有害事件时,他都曾给我分析这些成分的利弊以及平时含有这些东西的产品,我惊异于他的多闻,没想到还是这个从小阅读包装说明的习惯为他积累了我们所忽略的常识。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单纯的认字都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这一点我充分利用了日常生活和大型超市,把认字和认事物以及所包含的实质内容相结合,让每一个字和实物鲜活起来,都在现实中找到位置和意义,所以孩子才能乐此不疲、过目不忘。这包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认识世界,陶冶情操,从每周必去公园、田野,到三岁以后各地的科技馆、动物园和风景名胜,再加上从两岁开始养成的酷爱读书的习惯以及家人的言传身教,孩子逐步形成了一个有独立思考、兴趣广泛、行事执着、举止文明的健全人格体系。有了这些学前好习惯的养成,儿子上学后,我就轻松了许多,而其后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受各方面条件所限自然会有所欠缺,如果再没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做引领,结果就会大打折扣。源于此,从孕期开始我就注重自己先学习孕妇保健养生知识,因为当时周围人的胎教意识还几乎没有,即使有点也是零星经验,我们就购买了一系列孕期指导和胎教的图书、磁带、光盘,每天按照要求去做。毕竟当父母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职业,培养孩子也是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且只有一次,必须全力以赴,慎之又慎。从孩子出生一直到高考,在不同时期我有意识的读了不少的教育经典理论和可操作性强的教育读本,尤其像《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等,对培养孩子尤其是在早期教育中我们受益匪浅。我有个体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常记录,不一定每天做,看情况而定,其实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以总结检验前期的教育行为并提醒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做父母是没有人监督的职业,如果我们不能常常自省警示自己,就会在被动生活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耽误时机,而孩子的成长是不等人的,关键时候只有短短几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有了先进理念的指导,以后的事情就是坚持了,其实就是耐下心来慢慢引导孩子,陪伴他长大。孩子从小良好习惯的养成的确很重要,尤其是读书学习的习惯,为此他将一直受益到高考甚至是一生。然而人生的不同阶段还有好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你用心地逐步去解决,才能帮助他更快更好的成长。譬如说在孩子身高这事上,我们就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因为我们两人个子都不高,所以从小我就特别注意有关促进长个方面的事项。从营养到睡眠再到有利于生长的运动方式,一样都不能少。营养方面,我先是了解哪些食物有利于健脑和健体,便作为每周固定科目搬上餐桌,印象特别深的是香菇和猕猴桃。为此戈爸后来开玩笑说,我们家吃了那么多年的香菇和猕猴桃,那时大家还没意识到它是好东西,占老了便宜。另外每周七顿晚餐不重样,早餐和午餐也经常变换,每餐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既保证了营养,也不会因常有固定的品种而心生厌烦。运动方面,从小开始游泳锻炼,后来每周安排三次单杠拉伸和挺胸下蹲运动,终于在高一期间达到一米七以上,不至于在身高上“低人一等”。
人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坚持并不难,坚持那些你并不真心喜欢的事情才磨练你的耐心。我记得孩子七岁那年第一次带他到北京玩,五天行程几乎有四天在看博物馆、科技馆之类的,其中一天去了北京自然博物馆,从进馆到出馆整整用了5个小时,现在想来唯一的印象是自己在和耐心作斗争。当我走过那5个小时之后,陪伴孩子的耐心从此便是轻而易举了。记不清晚上为了陪他踢球放弃了多少次散步,也记不起为了给他营造一个踢球的场合组织了多少次的家庭齐上场的活动,更想不起他踢破了多少足球和足球鞋,也忘了支持他熬夜看球甚至去济南看了多少次赛事。但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自己组织球友,竞选上了体育班长和足球队长,注重自己和班里同学的体育锻炼,重视团队协作精神,理性看待并解决矛盾和问题。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实际是一种理性的爱,因为爱而陪伴,因为理性而耐心,这种付出需要时间和精力,勇气和坚毅,而孩子最终收获的也不仅仅是爱好和特长,更有爱和力量。
我们的教育先贤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他遗传了我们身上大部分优点和缺点。作为父母也是最了解孩子的,要把培养孩子当作我们挚爱的事业来做,因势利导,毫不吝啬地支持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不以功利为目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想和健全人格,水到渠成他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作为北大人的家长,最大的骄傲不仅是我们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迈进北大,而是他们具有了北大人名副其实的独立与思想、胸怀与担当,这也是他们今后更大的成长和我们更长久的期望!
作者:朱戈妈妈
公众号:元培家长经验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