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的典故有哪些
关于教育孩子的典故有哪些
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不希望子的孩子成才。但是,如何教育好孩子呢?我们看到古代的父母有很多教育孩子的典故,不如去借鉴一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教育孩子的典故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教育孩子的典故
一、昔孟母,择邻处。
——《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二、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断机》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三、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四、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1要学会拒绝孩子
不要什么东西都给孩子买,及时要买,也要培养孩子一个有偿的意识,比如说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奖励,一味的索取不可取!
2、正确对待金钱观念
孩子接触金钱是迟早的事,家长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这样在后期小孩子接触金钱时,不会那么盲目乱花钱。
3家长要以身作则
好吃懒做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吃苦耐劳的孩子,所以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切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文明、礼貌的行为处理事情,让孩子从小学会礼貌待人。教育孩子,从提高自己的素质开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平时,我们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在看着,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
二、 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与成功的快感,我们不妨给他适当地创造这种机会。
平时可以让孩子洗一些小的东西,比如自己的饭碗、手帕之类的物品。洗不干净的时候,过后我们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得肯定地表扬他们。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养成。俗话说“一句鼓励话,胜过 百句骂。”确实,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我们应该拿放大镜来发现孩子的良好习惯,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
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还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过长年的积累,才能形成好的习惯。
三、多听听老师的建议,多和家长们交流教育经验
孩子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经常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现也诉之于老师,和老师探讨如何教导孩子克服不好的习惯,使其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这样老师也能 够更全面地了解我的孩子,更有利于她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把自己近段时间促进孩子进步、行之有效的新经验与方法讲给家长听,同时也会从对方那里获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以备往后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借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