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很多妈妈都会有同感,孩子总是不听话还顶嘴,经常惹到家长生气。面对爱与你对着干的小恶魔,家长先别急着暴跳如雷,不妨先思考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孩子不听话的心理原因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孩子不听话的心理原因

  1、我长大了,我能行!

  彬彬是个2岁半的小女孩。最近,彬彬的父母发现,她越来越不“听话”了,常常把“不”挂在嘴边。吃饭时间,妈妈说:“彬彬,来吃饭了。”“不吃!”洗澡时间,妈妈说:“彬彬,该洗澡了。”“不洗!”早上起床,妈妈说:“彬彬,去刷牙洗脸,该上幼儿园了。”“不刷!”

  一般在孩子2~3岁时出现这个阶段,又叫第一反抗期。当孩子能够熟悉地运用“我”这个词时,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出,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经常说‘不’,是孩子希望对周围产生影响。孩子能力的增长,也让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长大了,我能行。”于是他常常对爸爸妈妈说“不”,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2、你们能这样,为什么我不能?

  “文文,电视不能多看,现在都21时了,该睡觉了。”妈妈指着墙上的钟,示意文文离开沙发,上床睡觉。可文文瞟了妈妈一眼,视线又落到了电视画面上。妈妈急了,硬是把文文从沙发上拖起来,文文把手甩了甩,昂着头大喊:“你们平时22时也在看电视,为什么我不能看?”

  成人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电视,家长也不要一坐到电视前就是几个小时;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缺点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会遭到反抗和顶撞。家长只有积极地改正这些缺点,才能让孩子认可并接纳家长提出的要求。

  3、试探家长的忍耐底线

  “不,我要买小汽车,就要买小汽车!”每次妈妈从幼儿园接阳阳回家路过玩具店,阳阳都会央求妈妈买小汽车。前两次,妈妈给阳阳买了2架小汽车,可阳阳仍不满足,每次都想买新的。这回妈妈下定了决心,坚决不答应。阳阳一着急,干脆往地上一坐,不走了。任凭妈妈生拖硬拽,阳阳就是不起来。最后,妈妈不得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佯装走开。这时,阳阳竟也自己站起来,跟在妈妈的后面回家了。

  孩子的这种反抗方式,可能是出于对成人底线的试探。孩子通过这种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反抗,来测试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对他的顶撞和反抗会有什么反应,同时也告诉大人:“我已经不是个小屁孩了。”

  家长在遇到孩子这种试探底线式的顶撞和反抗时,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允许或不允许都要彻底地执行。除了危险和有悖原则的事不能让孩子做主之外,在其他事情上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4、想要受到关注

  “叮咚……”敲门声响起,刚刚还在和祥子一起玩积木的爸爸一下子来到门前,将客人引进客厅,扭头对祥子说:“爸爸跟叔叔谈些事情,你把积木拿到房间去玩好吗?”祥子有些愤懑地说:“我不玩积木了!我也要跟叔叔谈事情!”“你跟叔叔谈什么事情?赶紧回房间去!”爸爸说。“不,我就要待在这里,不回房间!”祥子边说着,边坐到了沙发上。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反抗,则说明孩子感受到家长忽略他了。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积木收拾好拿到里屋去,爸爸就会一直和叔叔在客厅里谈话,就不会陪伴他了。而此时,他只需要顶个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身上。如果家长常常陪伴孩子,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那么在家长暂时离开他时,就不容易感到失落。

  5、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翼妈妈是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在儿子的教育上,小翼的妈妈也没少花心思,恨不得事事为他安排,让孩子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满地执行下去。小翼在妈妈的“高压”下,自然一直都是乖乖的,从不顶嘴或反抗。上幼儿园时,小翼在幼儿园的智力测试中得到了全园最高分。可自升上小学后,小翼的成绩便越来越差,其懦弱、独立性差、不善于自己思考的缺点更是暴露无疑。

  如果家长属于权威型,则孩子会处于弱的地位,没有机会展示自己和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话不敢说,有想法也不敢表露,从而导致其独立做事能力差,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应变能力差。

  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并尽量鼓励、支持和帮助孩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如宝宝想自己吃饭、选择穿哪件衣服等。但如果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就不能盲目地迁就。

  6、他真的只是在耍性子而已

  如果孩子真的在胡搅蛮缠、耍性子,家长又该怎么做?

  孩子在顶撞和反抗家长时,家长不应用强制手段来逼孩子就范。反而可以在不对个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试一试。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自己承担独断专行带来的失败后果。孩子能在碰壁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在反思中减轻逆反心理,矫正自己的行为。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无理的顶撞和反抗,可能是家庭过于溺爱养成的专横个性,因此要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要从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做起。爸爸妈妈要注意啦。

  跟孩子小声说话,降下的不止是声调,还有那颗浮躁的心……

  让孩子听话的建议

  1、一天内批评不要超过两次

  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一般不会感到厌烦,而是多少会愧疚、反省,其实这就达到了批评的效果。第二次开始就感到厌烦,不过程度较小,但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甚至演变成反抗心理。所以一天之内批评孩子不要超过两次,不管是针对同一件事还是不同的事。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爱唠叨的父母通常都会把对孩子各方面的不满一并发泄出来:“叫你这么多遍都不起床,这孩子就是懒。吃饭也懒,干什么都得催!”这也是犯了“超限”的禁忌,要求过多、过高,孩子会觉得:反正我也不可能全改了,改一个你也会唠叨别的,索性让你说个够吧。因此,父母最好直接面对当下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

  3、用表扬代替批评效果更好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指望孩子一天之内改掉一个甚至几个坏习惯是绝无可能的,如果在他们努力改正的过程中,家长不改“他错了我就说”的批评风格,只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而干脆放弃尝试。其实,对于习惯了父母“唠叨”的孩子,表扬更管用。用表扬代替批评,有时效果会更好。家长要适当的宽容对待孩子,只要发现孩子比以前有一点儿进步了,都要给予鼓励,可以是一个拥抱、一个掌声、一句鼓励、一个大拇指。

  4、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

  最后,父母还得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体验错误的后果。例如孩子经常弄坏玩具,妈妈可以说清楚下次再弄坏坚决不买了,如果他再不小心,以后只能玩别的。弄坏了自己心爱的玩具而没有替补,这是对孩子有用的一课,让他意识到因为自己不珍惜玩具,最终要承担没的玩的后果。该孩子承担的,我们家长尽量不要过多参与,孩子做错事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就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长大,都要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很难真正懂得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家长提醒没有效时,不妨放手,孩子自己会“吃一堑长一智”。

365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