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下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诸如“有求必应”、“疏于照顾”等问题,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庭教育中注意的问题
1、家长要在幼儿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实施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威信是一种不可怀疑的信任和威望,父母在家里是长者,也是抚养者。家长有威信就能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威信从哪儿来?有的家长为显示自己在家庭中的威风,就用粗暴的做法代替严格的教育方法,这样只会使幼儿变得野蛮,甚至会走向犯罪,在幼儿心目中,家长的威信其实是没有的。也有的家长为显示自己孩子的珍贵,采用溺爱的教育方法,这样也只会使孩子变的任性、自私、自立性差,家长的威信也没有了。正确的方法是家长必须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以自己的正确、高尚言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家长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子女进步的真正关怀,以及朴实廉洁的作风,不仅可获幼儿敬仰,而且还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孩子一生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家长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
父母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母 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很大的 作用。有的家长怕孩子到幼儿园吃亏,就嘱咐孩子说:“ 别人若是打你,你就使劲打他。”一旦自己的孩子真的吃吃了亏,就不依不肯,甚至恐吓对方。还有的孩子把幼儿 儿园的玩具拿回家,家长不但不批评教育孩子,反而说说 :“幼儿园的玩具那么多,拿一点回家没关系,省得我还 到商店给你买”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要检点,以防一一 时疏忽,在幼儿心灵中留下不好的影响。
3、家长要把对幼儿的严格要求和对他们的尊重结合合起来。
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父母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情合理、坚定不移、经常一贯和孩子所能接受的。然而,家长的要求有时尽管是合情合理的,但对幼儿来说,毕竟还是外部的东西,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幼儿的意识行为,单纯用简单生硬、绝对命令和急于求成的办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诱、启发自觉,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才能使幼儿自尊自重、奋发向上。
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幼儿最好的方式是平等对话、共同讨论、共同协商,严中有爱,使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努力做到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能为幼儿所接受。
4、家长对幼儿要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天赋条件不同,因而孩子的早期教育必须顾及到每个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及天赋条件等。这样才能使孩子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发展特长。也就是说,只有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和不同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定向发展,这才是达到优化教育,使幼儿成才的途径。
家庭教育中要注意的8个问题
问题一:要求完美
有的家庭,无论孩子表现如何出色,都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
父母会反复强调“下次要更好”。
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子女,通常会不停地对自己有“新要求”,不懂得欣赏別人的优点,更不懂得对别人的“瑕疵”给予包容和理解。
问题二:喋喋不休
有的父母习惯于不停地向孩子发号施令,或是叮咛再三,或是详尽安排子女生活的细节,不让子女有机会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
这类家庭的子女通常自主性较差,不会自发而主动地做事情,常常需要別人提示,习惯于听从命令。
问题三:有求必应
有的父母为了成为子女心中的“好父母”,不惜对子女千依百顺,甚至对子女很不合理的要求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子女,往往任性跋扈,易发脾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感受。
问题四:过分保护
有的父母为子女考虑得颇为“周到”,往往是子女还未“开口”,就为他们做好了种种安排。
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子女,往往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同时期待所有人爱护自己,由于过分脆弱,稍不如意就会觉得委屈,或者认为是別人亏欠了自己。
问题五:对子女的健康状况过分忧虑
有的父母时常会毫无原由地担心子女生病,或是营养不良。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子女容易对自身的病痛极尽夸大,尤其期望在“病”中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且以身体健康或心理情绪来控制家人。
问题六:严厉苛刻
有的父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要想让子女未来有出息,体罚教育不可免。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子女习惯看別人脸色行事,通常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害怕受到处罚,极易形成双重性格,缺乏自信,没有勇气接受新挑战。
问题七:疏于照顾
有的父母因忙于事业或生计对孩子疏于照顾,致使孩子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被忽视。这类家庭的子女往往较难与別人建立亲密关系,没有归属感,缺乏自我意识,不知何去何从,容易产生绝望情绪。
问题八:冷漠或淡薄
尽管有悖常理,但仍有少数父母对孩子感到“讨厌”。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内心极度脆弱,性格自卑孤僻,经常会自我伤害;怀疑別人可能会讨厌自己,且先离弃別人。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