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孩子的区别
中美教育孩子的区别
我们经常会羡慕美国家庭教育的成功,觉得美国的孩子独立、动手能力强、有责任感、头脑灵活、富有创造力等,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美教育孩子的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美教育孩子的区别
1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独立自由地发展
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独立自由地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美国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美国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造就了美国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但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2,美国家庭注重做人的教育
美国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的家长普遍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常常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3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独立的个性
美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中国的家长喜欢给孩子设定自己认为好的路,然后让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路子走下去。比如,上什么兴趣班、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甚至还有跟什么人结婚等等,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想法。这跟美国家长的做法恰恰相反。
41美国家庭注重孩子自我反省和教育
美国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
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也希望给孩子铺好所有的路从而让孩子一帆风顺的。
5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美国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中国很多家庭都存在缺少交流的情况: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去管孩子,孩子觉得父母烦不想与父母沟通。这样一旦孩子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长期以往,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中美儿童教育十个不同的概念
一、没有班干部,每个人机会均等,荣誉来自坚持和进取。
课代表的活儿在美国是小孩轮流做,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老师以积分制来鼓励孩子们持之以恒:作了好的选择时孩子会得正分,包括按时完成作业、午餐不喧哗、吃完全部的蔬菜、课堂上积极参与等。
二、校训是关于做人的,和分数无关。
互相尊重,努力进取,端正态度,承担责任。
对师长的尊重容易养成,而同伴之间的尊重则常需要刻意培养,尤其小孩子在一起,摩擦是难免的,遇到矛盾的时候老师会鼓励两个孩子面对面地交谈,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育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进行进取教育时,老师很强调孩子与自身的纵向比较,从来不拿不同孩子进行横向比较,因为对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的保护是教育的根本,摧毁了这些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态度是做成一切事情的根本,所谓“投入最大的努力但坦然面对成败”的态度是自小开始养成的。
负责任的教育始终坚持的一条是引导孩子“作出好的选择”。面对一件事情可能会有很多选择,好的选择是被鼓励的,作出坏的选择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为的是将来多作好的选择,只有作好的选择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行为。
三、孩子的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只有家长的书面许可才能泄露。
孩子的表现和成绩只有孩子本人和家长知道,泄露给第三方包括心理咨询师等都必须有家长的书面同意。美国没有中国式的家长会,每10周(全年上课40周)学校会和每一个家长设定一次单独的会面,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有问题的孩子还可以约请学校的咨询师同时在场,帮助诊断和解决问题。
四、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必须自小开始培养并不断强化。
到了小学3年级,孩子都需要熟记自己父母的姓名和手机号码,能准确写出自己的全名和家庭地址,知道并演习过火灾、地震发生的时候该怎么办,了解短时间内自己在家的注意事项等。
五、诚实是最基本的品格,但在某些场合撒谎是必需的。
诚实是自小坚持的教育,但到了3年级,老师开始讲授可以撒谎的场合。举例来说,假如因为某种原因孩子短时间内自己在家(严格讲这是违法的,但迫不得已的时候会发生),有电话打进来,孩子接了,对方要求和家长说话,这时候为安全起见,孩子不能暴露自己独自在家的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撒谎:“我妈妈在冲淋浴,您留个号码,回头让她打回去”。
任何情况下都是安全第一,类似这样的撒谎是可以接受的。
六、对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可以说不的。
学校设立的家庭教育、宗教、野游、社交活动等需要尊重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信仰国家的现实,因此学校举行相关的活动时会给家长发来一个通知,家长可以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参加,若是不参加的话,学校会安排孩子读书或参加其他活动。
七、某些习惯是用来尊重的,而不是被强行改变的。
美国有20%的人是左撇子,他们就用左手写字,班里电脑的键盘也有一个是给左撇子用的。有的小孩子不喜欢用桌子,喜欢趴在地上写字,只要不影响大局,老师不会强制纠正。
八、尊重是羸得的,而权威是用来挑战的。
校长和老师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总是蹲下来让视线和学生持平,这是心理学上尊重孩子、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最佳角度。这种平等的表现不仅不会失去权威,相反会羸得尊重。
在美国的学校,当权威的做法受到孩子合理挑战的时候,孩子得到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不久前,老师给孩子们划分阅读小组,爱猫的孩子们一组,爱狗的孩子们一组。问到丫丫的时候她表示拒绝选择,原因是“这种分组不合理,既爱狗也爱猫,选谁对不选的都不公平”。老师没有强迫她选择,反而表扬她善于思考,并鼓励她想一个解决办法,最后“爱猫也爱狗”小组诞生了。
九、特长不是用来加分的。
美国的小学没有中国的那种田径运动会,也没什么特长班,喜欢运动的话自己上培训班,喜欢乐器就自己花钱去学,私人办的音乐和体育训练班、夏令营比较贵,也有公立学校系统为孩子办的相对便宜的班。不论学什么,出发点都是孩子的兴趣。
公立小学自3年级的音乐课开始,学生就学习五线谱和一种乐器,演出也是集体参加人人有份,除非你自己不愿意参加。
猜你感兴趣:
7.中美教育对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