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父母的品行教养决定孩子的素质

父母的品行教养决定孩子的素质

时间: 巩诗71232 分享

父母的品行教养决定孩子的素质

  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曾戏言:“孩子在街上,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这句话看似戏言,却说明孩子的品行就是父母的真实写照,也一针见血地点明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

  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过度打扮易误导孩子追赶时髦。父母的过度打扮容易给孩子造成时髦外表的不良示范,会使孩子误认为时髦的装扮很重要,助长孩子赶时髦、穿名牌的消费心理,分散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力。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穿着大方、整洁,比时髦服饰和名牌衣服更受人尊重,让孩子养成节俭、干净的穿着习惯。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鼓励孩子参加散步、打球等体育锻炼。

  吵嘴打架易误导孩子倾向。父母如果经常用争吵的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同意见,甚至拳脚相向大打出手,就容易误导孩子产生“吵嘴打架也可以解决问题”的错误认知,使孩子模仿父母用拳头解决与小朋友玩耍时发生的纠纷,助长孩子的倾向。因此,夫妻因家庭琐事发生歧见时,应该心平气和的沟通协商解决,决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声争吵或动手动脚。

  迷恋网络易误导孩子产生网瘾。手有些父母一有空闲时间,要么使用手机玩微信、打游戏,要么上网聊天,这会吸引孩子对手机和网络世界产生兴趣。但由于手机和电脑屏幕都有辐射,屏幕照射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在吃饭时玩手机还会分散孩子的食欲,影响体重增加等,但有些父母一边告诉孩子不要在吃饭时玩手机,一边却自己在使用智能手机发微信。俗语说,言教不如身教,有小孩子的家庭应制订手机电脑家庭使用规则,并要求所有家庭成员遵守,才能较好的预防孩子产生网瘾。

  说三道四易误导孩子轻视德育。很多家长特别是女性总爱对别人的长相或行为说三道四,有些父母说闲话不注意避讳孩子,让孩子觉得背后说别人坏话也是可以的,慢慢的孩子也学会了这种行为。有这种不良行为的孩子会由背后议论他人发展为编造小朋友的“故事”,挑拨小朋友之间的关系,继而说假话哄骗父母或老师,严重危害孩子的德育,不利于孩子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因此,作为人父人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即便是有的人或事需要讨论,也要避开孩子,以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更要注重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批评抱怨易误导孩子缺少自尊。有些父母常常批评抱怨工作上的不如意、身材上的不满意、生活上的不开心、金钱上的匮乏等问题,这会影响孩子的自信,产生自尊问题。假如父亲常常抱怨工作不理想、有自卑情绪。这会给孩子特别是男孩传达“爸爸没本事,我也会很笨”的错误信息,削弱那些学习吃力、学习成绩较差孩子的自尊,导致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因此,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在枕边,到爱人那里去获得安慰,不要守着孩子批评抱怨。

  攀比说教易误导孩子产生叛逆。有些家长凡事总爱与人比教,工作不如朋友理想、收入不如邻居多、孩子学习不如同学好等等,动不动就教育孩子说“你看邻居家小孩如何如何”、“你某某同学如何如何”、“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孩子上进”等等。大人小孩都有自尊心,要不怎么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呢,对于孩子来说,此类攀比说教不仅不会调动他的积极性,反而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吸烟酗酒易误导孩子不良嗜好。有些父母由于社交应酬多香烟不离手,工作压力大常常借酒消愁,这会给孩子传达吸烟可以交朋友,喝酒是可以缓解压力的错误信息。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吸烟很男人有魅力,模仿大人偷吸香烟,尝试饮酒缓解学习压力,逐渐对烟酒产生好感甚至成瘾。父母自身应该寻找更积极的解压方式,比如锻炼身体、户外旅游、冥想打坐、与好友聊天等远离烟酒。

  孩子的行为,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孩子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行。

  当很多人急于通过名包、名表、跑车来炫耀自己的富足时,却不知教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才是最高级的炫富。

  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1、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是陶渊明建议的。他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一定要读书,而且不是像我们经常做的那样,拿起一个微信来,读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

  读书一定要多读,读到什么程度 ?读到你踮起脚尖能够到。

  什么意思呢 ?你稍微仰看一点就知道这个作品的思想真的比我强,但是不要仰望到看天、看星星一样的感觉,这个东西太不现实了。比如说,小学还没有念完,你先去读相对论,那个损害的是你对阅读永久的兴趣。让它指引着你走,但是不能过高。另外不要寻章摘句老雕虫。

  好读书,不求甚解,阅读面要大,但是我们不做专家之选,做空人之解,但求意会,把这个意思抓住了,你的人生境界就有提升。大和小、轻和重、得和失之间永远是要权衡的。

  2、知行合一

  读了之后就要去做,就像我们今天讲的,“头容正,肩容平”。今天就知道这一件事了,回去就得做。你端坐在那里,你这个人气质是不一样的。伊丽莎白二世,她在传记里讲,她的祖母就是玛丽皇太后,跟她讲,一个贵族女性的背永远要和椅背保持一段距离。就是你不能靠着坐,这叫什么 ?这叫怠。刚才我们讲了,“勿傲、勿暴”,还要“勿怠”。不能怠,这个做到了,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很痛苦的。

  我们就举一个小例子。痛苦是什么 ?

  有一句话叫“千刀的菩萨,两刀的台阶”,大家进佛殿了,都拜菩萨,没有人拜台阶,即使你在台阶就下拜,你拜的也不是台阶,而是台阶上面的菩萨。为什么菩萨值得下拜 ?我们就从相这个角度来讲,菩萨真是千刀雕刻出来的,雕出来之后,她有那个尊严的气相,有威仪,让你生崇拜之心了,你不由自主地就到前下拜,你拜的是这个威仪。这个威仪是怎么得来的 ?千刀雕出来的。没人拜台阶,为什么,台阶横一刀竖一刀就出来了,没有威仪,不让产生这样的敬仰之心,就永远不会拜了。所以说,人是要有一些这样的韧劲,有这样的狠劲。如果知道了,就去践行,知行合一,不怕锤炼,你就成长了,就是有修养了。

  那可能就有人讲了,我这修养今天这么做着,明天那么做着,什么时候我一不修为了,我又掉到原来那个境界了,会不会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菩萨问佛陀,众生可以成佛,那佛什么时候又会退回众生 ?佛陀说,金子从矿石中提炼出来成为金子之后,什么时候再还原成矿石 ?什么时候也不会,你只要修为到一定的境界,不光是外表的修为,而是内外兼修,你不可能再退回去了。

  一个可以讲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人,第二天不可能变成“小妞,真漂亮,啥时候给我当媳妇”。为什么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当你已经修为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这个修为是可以保持下去的。

  3、重其所重,有所兼收

  人心里要有轻重,要分清楚是非。不分清是非,是件可怕的事。

  我相信人到最后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形成价值判断不是结局,其实是开始,坚守价值判断,才是一个结局。就比方说,大家都知道颜回,之前号称亚圣,为什么颜回就是亚圣 ?孔子对颜回的赞扬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没著作,也没有什么经典的言论留下来,但孔子就非常在意这一点,就是那么粗糙的饭食,那么点清水,别人都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开始汲汲以求了,我要做官,我要经商,我要干什么。“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还自得其乐。

  这句话说起来挺容易的,实际做起来特别难,把这么难的事情做到,这就叫作有坚守。北宋理学家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其实跟颜回是一个道理,颜回就是饿死了,还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改变自己的操守。作为一名君子,一个士人,给国家工作的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改朝换代的时候,一个士人应该忠实于自己服务过的朝廷,即使死,也要为这个王朝殉节。现在看这个要求过时了,但是精神的最精髓部分不一定过时。如果这种精神已经彻底过时了,其实也就意味着操守也就过时了,坚持也就过时了,仁人志士全都过时了。那就是道德观真的下滑了。

11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