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的药用价值
九里香的药用价值
九里香,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九里香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参考!
九里香的药用价值
【药名】九里香
【别名】千里香、满山香、五里香、过山香、千只眼、水万年青、千枝叶、千只眼跌打、臭千只眼。
【入药部位】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小叶九里香的茎叶。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切碎。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主治】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散剂;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禁忌】阴虚者慎用。
九里香的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可达8米。枝白灰或淡黄灰色,但当年生枝绿色。
叶有小叶3—5—7片,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两侧常不对称,长1—6厘米,宽0.5—3厘米,顶端圆或钝,有时微凹,基部短尖,一侧略偏斜,边全缘,平展;小叶柄甚短。
花序通常顶生,或顶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伞状,为短缩的圆锥状聚伞花序;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长约1.5毫米;花瓣5片,长椭圆形,长10—15毫米,盛花时反折;雄蕊10枚,长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丝白色,花药背部有细油点2颗;花柱稍较子房纤细,与子房之间无明显界限,均为淡绿色,柱头黄色,粗大。
果橙黄至朱红色,阔卵形或椭圆形,顶部短尖,略歪斜,有时圆球形,长8—12毫米,横径6—10毫米,果肉有粘胶质液,种子有短的棉质毛。花期4—8月,也有秋后开花,果期9—12月。
九里香的生长环境
九里香喜温暖,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不耐寒。是阳性树种,宜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才能叶茂花繁而香。开花时可移至窗台上,满室芳香,花谢后仍需置于日照充足处,在半阴处生长不如向阳处健壮,花的香味也淡,过于荫蔽则枝细软、叶色浅、花少或无花。常见于离海岸不远的平地、缓坡、小丘的灌木丛中。喜生于砂质土、向阳地方。
冬季当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时,移入低温(5~10℃)室内越冬,过早不利于锻炼其耐寒性。室温过低易掉叶,影响翌年生长,低于0℃就可能冻死,而室温过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甚至在室内萌芽,出室时冷风一吹,芽又缩回,待再次发新芽,则影响当年的生长。冬季室温过高,消耗植株营养,对翌年生长开花不利。生长期间切忌阳光直射,应放在疏荫下培养,这样才能使九里香花繁味浓。
九里香对土壤要求不严,宜选用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刚栽种或翻盆的九里香,要浇透水,先置于蔽荫处10天左右,然后再放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