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
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
治疗结核病时,将其中的几种药物按照一定的原则合理地联合起来,组成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将其叫做化学治疗。下面学习啦给大家介绍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希望能帮到大家。
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
用药注意事项
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痰及其他病灶分泌物中结核菌的情况,病变性质、范围,临床结核病的类型,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强度等因素选择药物。
安全性:多数抗结核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此医生选择用药时会了解下列情况:
①既往病人的健康状况,如肝、肾疾病史及其功能状态等;
②慎重考虑具有相同毒副反应的药物的联用。
可接受性:药物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病人易接受。
这些原则是国内外学者在多年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的经验,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结核病人在结核化疗中应采取的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治愈结核病,减少复发。
如果偏离了这些原则,将会造成结核病的延误治疗、病情恶化、结核菌的耐药、甚至成为耐多药结核病或难治性结核病,以至于终身难愈。偏离这些原则的原因主要有病人自身、医源性和药物三方面。①有些病人不遵医嘱用药,只重视症状的有无,有症状时服药,没有症状时自行停药,造成间断不规律用药。另有一部分病人看说明书或道听途说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多而不敢用药,或用用停停,或症状稍有好转后即自行停药,造成间断不规律用药或疗程不足。②医源性方面主要表现在制定的化疗方案不合理,药物联合不恰当,药物剂量及疗程不合适。③药源不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定期复查:在结核病的化疗过程中,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复查的目的一方面了解病情的变化,如胸部X线变化、痰及其他病灶分泌物中结核菌的检查等。另一方面因抗结核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尤其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如发现问题,可及时予以处理。
总之,化学治疗是当前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地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愈结核病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失时机的把握好这个有力武器,相信大部分结核病会彻底治愈。
抗结核药的副作用
1.肝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60U118例(酶动力法,正常值60U76例,黄疸9例,SGPT及胆红素均明显升高;
2.位听神经损害:130例(94.4)由链霉素引起,8例由卡那霉素所致.表现为耳鸣,耳闭塞感,听力下降96例,眩晕,平衡失调31例,二者皆有11例;
3.血液系统异常:白细胞减少为2.0~3.8×109/L87例,多无临床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表现为皮肤斑点状或片状紫癜,血小板减少至40~80×109/L.MDS1例,初期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相应的治疗无效,继而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反复感染发热及出血倾向,经骨髓血细胞检查及活检确诊;
4.胃肠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
5.药物热皮疹:高热,寒战,全身性红斑,伴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
6.关节肿痛:关节红肿热痛,运动障碍;
7.神经精神症状异常:兴奋,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
8.视神经损害: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野缩小;
9.类赫氏反应:化疗~2个月病灶扩大,胸腔积液重新出现,胸腔积液增多;
10.末稍神经炎:肢端麻木伴蚁走感;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