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鲜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人喜欢和当归汤,那么,你知道鲜当归的功效与作用的功效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鲜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当归的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清代《本草经百种录》所说:“当归为血家必用之药……实为养血之要品。”若分用,当归身长于补血、润肠,当归尾长于活血止痛。
1、补血养血
当归有补血养血之功,为补血第一药,适用于心肝血虚证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唇甲浅淡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当归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组成补血代表方—四物汤,有调经补血之功,尤其适于产后血虚的调治;与黄芪配伍,组成”当归补血汤”,可益气养血,对血虚证(贫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活血调经
当归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止痛,还能通经调经,特别适合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等病证,被古人称为“妇科专药”。与桃仁、红花、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组成妇科名方—桃红四物汤,有补血、活血散淤作用,常用于经期提前、痛经。
3、润肠通便
中医认为精血同源,血虚者津液也不足,肠液亏乏易致大便秘结。当归可润肠通便,常与麻仁、苦杏仁、大黄合用治疗血虚便秘;与防风、川芎、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滑石、生甘草、荆芥穗、白术、栀子组成防风通圣散,可泻热通便。
当归的作用
1、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研究表明当归挥发油对兔、豚鼠、小鼠、大鼠、狗等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子宫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小至消失,呈弛缓状态。并对抗垂体后叶素、组胺、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子宫收缩。
2、对消化系统。
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慢性肝损害有一定减轻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作用。
3、改善呼吸系统。
当归浸膏对慢性气管炎并发的肺气肿和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有相当疗效,用药后显着改善肺通气功能,体力有相当恢复。
4、提高免疫。
当归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当归对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
5、抗炎作用。
当归成分正丁烯内酯及苯内酯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对抗组织胺-乙醯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气喘。
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当归煎剂或根及叶中所含挥发油可使心肌收缩频率明显受到抑制,可以使兔离体心房不应期延长,对乙酰胆碱或电流引起的麻醉猫及犬心房纤颤有治疗作用。
7、抗癌作用。
当归可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以气血停滞、瘀血凝聚者最宜。对血虚羸瘦的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后正气虚弱之患者,亦可选用当归,以扶正抗癌。
8、抗菌作用。
当归煎剂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轻度抑制作用。
9、除自由基。
当归中阿魏酸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并能与生物膜磷脂结合,保护膜脂质拮抗自由基对1组织的损害。
10、抗老防老。
当归煎剂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影响,用ㄚ迷宫法测定,当归能改善三氯化铝所致的痴呆,降低痴呆小鼠脑的过氧化酯质水准,和B型单胺氧化的活性,能治疗老年痴呆症。
11、促进造血。
当归水浸液中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均能显着促进血红蛋白及红血球细胞的生成,故有抗贫血作用。
12、缓解手脚发冷。
研究小组发现,饮用土当归粉末的人,调节体表温度等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提高了15%左右。但是,烹炒土当归后食用则无法获得相同的效果。研究小组认为,这是由于有效成分在去掉涩味或者加热过程中流失了。
13、保护肝脏功能。
当归对受毒物影响的损伤肝细胞表现为抗损伤效应,广泛地保护肝脏,可显著降低反映肝脏受损指标的ALT(GPT)达40%至60%,降低肝细胞膜受损程度20%,有时甚至可使肝细胞膜恢复正常,同时还可以恢复肝糖原有的含量。
14、平喘作用。
中医认为,当归主治咳逆上气。现已证明,当归成分正丁烯夫内酯和藁本内酯对气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
当归禁忌
1、用量过大。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大剂量给药,可使实验动物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当归乙醚提出物毒性较强,少量即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2、过敏反应。有报道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
3、用药不当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
4、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5、大肠滑泻、阴虚火旺、舌苔厚腻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