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吃法与功效
土茯苓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土茯苓的吃法与功效,供大家参考。
土茯苓的吃法
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
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薏米土茯苓煲鸡汤
薏米土茯苓煲鸡汤的材料:马蹄100克、土茯苓50克、薏米50克、鸡500克。
薏米土茯苓煲鸡汤的功效:温阳健脾、利水化湿、有助尿酸的排出。
土茯苓五指毛桃煲鸡汤
主料:土茯苓、五指毛桃、鸡一只。
配料:姜。
调料:盐。
做法:
1、将土茯苓,五指毛桃根清洗干净。
2、将鸡肉斩块焯一下去掉血水,洗净。
3、把所有的食材及姜片放入烫煲中。
4、加水煮开后,改小火煲2个小时一碗味道清润可口,男女老少皆宜的靓汤就煲好了。
土茯苓的功效
1. 治疗头痛
土茯苓30~60g,最大剂量120g.再根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药物.治疗顽固性头痛45例, 显效17例,好转27例, 总有效率97.8%.用药时间最短7天,最长3个月。
2. 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 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3. 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 500ml,煎至1 000ml.每服40ml,每日3~4次.治疗67例, 全部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4.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土茯苓60g,甘草9g,每日1剂, 2次煎服.病重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150g,酌加黄芩、防己、茵陈、泽泻.治疗80 例, 一般服用2~3剂,重者4~5剂痊愈。
5. 治疗梅毒
a.土茯苓60~240g(必要时可加至250g 以上), 苍耳子、白鲜皮各15g,甘草3~10g,水煎, 日1剂,3次服, 20天为1疗程.治疗梅毒400例,其中隐性301例.通过3次血清检验, 转阴者357例,进步者26例, 无效者17例,总有效率为95.75%。
b. 土茯苓45~60g,双花15~21g,生甘草 7.5~10g,文火煎煮3次, 混合浓缩药液100ml,每日1剂, 分2次服,2个月为1疗程.治疗8例(梅毒)晚期麻痹性痴呆患者, 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脑脊液、康华反应全部转阴。
土茯苓的简介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草禹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硬饭、仙遗粮、冷饭团、山猪粪、山地栗、过冈尤、山牛、冷饭头、山归来、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饭团根、硬饭头薯、土苓、山遗粮、狗朗头、尖光头、山硬硬、奇良、白葜、连饭、红土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肝经;胃经;脾经。
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调敷。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晒干为土茯苓片。
炮制: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换水1次,春、秋每2日换水1次,冬季可3日换水1次,防止发臭,以泡透为度,捞出切片,及时干燥。
土茯苓配伍生地黄
材料
龙骨(猪脊梁骨)500克,生地20克左右(或取块根一块),土茯苓20克(切片)。
做法
瓦煲中放适量清水,大火煲滚,放入各种材料,再滚后,改用中小火,煲3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这款汤取材简单,做法也简单。生地和土茯苓价格低廉,此汤中所用材料,在中药店大约花2元钱即可购得。汤中选用的生地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土伏苓有清热,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梅雨季节湿气重,皮肤容易瘙痒、起无名肿疖,喝此汤非常有效。
此汤煲好后,汤色呈黑色,中药味较重,所以水可以适量放多一些。饮习惯后,会喜欢上此汤特别的味道。广东人还喜欢用土茯苓煲蛇,对于养颜、润肤、解皮肤瘙痒都非常有效。
猜你感兴趣:
4.土茯苓的用法
5.谷雨祛湿养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