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总结
大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学校这一领域,它应当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拓展阵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总结篇一
思政部心理教研室自XX年9月申请开展全程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以来,XX级学生已运行了2个学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我从教学运行、教学成果、创新与特色、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及保障等方面做一下总结:
一、教学运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课程以全程式教育贯穿学生一、二年级四个学期,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大一上下学期分别为12学时,大二上下学期分别为4学时。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教学成果
XX年,心理教研室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科研成果,从发表论文,编写教材,结题课题,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紧密相关,其中结题辽宁省“xx”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结题课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研究》,结题课题《对大学生考试作弊不良行为的调研分析与预防机制研究》,发表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编写教材《对话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吉林大学出版社。
XX年姜萍老师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王春霞获得XX优秀教学质量大赛二等奖。
三、创新和突破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我们把它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的创新性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即大学生发展、进步与成才;发挥“两个作用”:即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与学生的自主自助作用;坚持“三个特性”:即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四个延伸”: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心理测验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向学生心理自我建设延伸,个体心理咨询向团体心理咨询延伸,课程教学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向健康教育理念建构延伸;做到“五个结合”:理智启迪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理论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教学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心理游戏与情景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咨询活动相结合;突出“六个重点”:即心理健康标准与培养、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恋爱与性心理、挫折及危机应对、心理成长与情绪健康。
(一)内容上创新
本年度在本科教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有所创新,课程内容体系先进新颖,针对性和实效性强,选择与大学生成长、成材密切相关的内容。
第一讲 心理健康 助我成长
一、健康从心开始
二、心理困惑有几多
三、走向和谐与成长
第二讲 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一、我是这样的人
二、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三、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讲 多姿情绪 理性掌控
一、掲开情绪的面纱
二、情绪是本难念的经
三、我的情绪我做主
第四讲 健全人格 成功基石
一、独具魅力的你
二、气质伴我成长
三、性格决定命运
四、塑造你的人格魅力
第五讲 优化学习 开阔视野
一、学习是一生的事
二、走好大学学习路
三、张弛有道话学习
第六讲 和谐关系 成功阶梯
一、与友谊同行
二、我们都是一家人
三、编织友谊的金丝带
第七讲 爱情花开 悉心呵护
一、我们的爱情
二、学会爱自己
三、在爱中成长
四、性——青春成长的神秘话题
第八讲 珍爱生命 化解危机
一、生命诚可贵
二、平心静气谈死亡
三、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第九讲 应对挫折 磨砺意志
一、成长的伴侣
二、挫折应对面面观
三、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十讲 透视疾患 健康发展
一、心理黑白灰
二、健康心理的绊脚石
三、为自己的生活导航
第十一讲 生涯规划 成就未来
一、规划人生之路
二、努力,从现在开始
三、我是职场新鲜人
(二)推广了实践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把心理的实践与体验融入课程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先进新颖,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坚持每一个专题都安排有一次心理活动、心理测验、问题讨论等互动环节,如“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课堂讨论;“自画像”、“20个我是谁”、“组员心声”放松训练;心理游戏、观看大学生辩论赛录像;“信任之旅”、“戴高帽子”;“姑娘与水手”价值观讨论、案例分析;适应能力心理测验等。实践教学调查显示:这些心理测验、心理活动、心理游戏、案例分析、播放相关录像资料的做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具体的活动中深刻地领会到其中的内涵和意义,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获得实际经验,能起到深化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本课程的实效性。
大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总结篇二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原则。既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既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大胆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班级授课、专题讲座、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个体咨询、网上沟通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作为必修课对全体学生
开设,系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时间安排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
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习观念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度过入学后的适应期,正确认识自
己,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为二年级生学开设自我意识完善、情感调节、交友恋爱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二年级学生顺利度过高职学习的关键期。为三年级学生开设合作、竞争、成功、成才、就业指导、择业心理等方面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使学生昂头阔步的走向社会。
为了增强教学的感染性与实效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辩论法、测验法、心理剧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团体心理活动法等。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及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原则、技术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演讲,使学生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采用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问题适时举行学生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强化积极的心理行为。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采取了问答式、讨论式、强化训练式等。形式灵活多样,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积极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并做好咨询笔记。学院两个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2:30—6:30常年对学生开设。有教师值班接询,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和帮助。
开通的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QQ等形式开展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上咨询,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与多维性,使大学生能够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对大学生面临的个体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回答,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大开方便之门 。
通过校园网站的论坛,教师的QQ邮箱与学生心理互动,开展互动式教学,师生共同探讨,解答疑难问题。
每年对全院新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测试,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原因,使更多的学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在数百个心理测试量表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量表。此外,还选择了如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大学生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等,随时可以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测评结果及时统计与反馈。
充分利用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系列活动。利用心理健康操,指导学生认真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总结篇三
根据省高教工委和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201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现将本年度所完成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第一部分:2010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构建并落实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四项制度。
1、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出台了《中南大学心理健康互助队队长工作职责》、《研究生心理健康指导老师职责》、《朋辈心理互助员职责》等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日常心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严格执行每月的心理排查制度。每月均进行研究生心理排查,切实做到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对“常见心理问题”的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对“应急心理问题”的汇报实行“即时报告”制度。
对新生实行入学的心理普查制度。自08年起,每年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为以后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信息。
3、落实高危人群跟踪追访制度。对曾经遭受心理危机的研究生跟踪追访3-6个月,直至危机解除。如是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养或休学的,跟踪追访到该生毕业离校止。对特殊人群的跟踪追访,保证了研究生的基本人身安全,未发生重大意外事故。
二、抓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支队伍。
1、依托校专职心理健康老师,为研究生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治疗。他们通过向研究生提供各种主题讲座以及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各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支持。
2、重点培养研究生辅导员老师。2010年6月4日,中南大学首届研究生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开班,标志着研究生思政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建设正式启动。本次研究生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培训工作得到了各二级单位的热烈响应,首批学员共有18名。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统一参加今年11月份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骨干—心理健康互助队的建设。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们2010年10月份对心理健康互助队作了适当的改选与调整,选拔各方面表现优良的学生任互助队队长。队员根据学二级培养单位实际情况来组建。今年,研究生心理健康互助队共有队长40名,队员445名。互助队自成立以来,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3-6月共新增心理危机干预8人,其中自杀意念1人。并对32名研究生进行了跟踪追访工作,保证1名博士生顺便毕业,5名研究生顺利答辩,其他在校研究生均表现正常。确保了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三、以活动立项方式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
学生活动是心理知识传播的载体。通过调研,了解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通过活动立项形式举办全校范围的“吾爱吾”研究生心理健康活动节等系列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母亲节电影赏析及手语表演,数千名研究生从中受益。同时,鼓励各二级培养单位也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使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更加深入。如护理学院“关
注心理,与健康同行”的心理健康讲座;公管院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宣传;信息物理学院在党员会议上传播了心理健康的知识,带领党员们一同完成对同学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排查;医药信息系开展班级在线心理健康交流会,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每位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和就业当中。此外,通过优秀影视赏析、心理健康拓展训练等活动,极大丰富我校研究生的业余生活同时,很好地传播了心理健康知识。
理论探索与创新得到新突破。
第二部分:不足及改善方向
1、完善工作体系。工作中,逐步建立“朋辈心理互助员+导师——研究生心理健康指导老师(辅导员)——研究生心理咨询室——心理门诊”四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发挥了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增加医院专业治疗这一重要环节,完善五级管理体系。
2、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打造一支高效的、专业化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增加研究生辅导员的配备,整合研究生思政教育队伍,加大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培训。同时,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互助队的选拔、考核、评优等制度的建设,把互助队培养成战斗能力强、紧密联系学生的群体。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