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在国内或国外更多的研究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1
一、调查目的
了解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为家长和社会教育提供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
高中2500名学生,随机抽样每个年级四个班。发放试卷900份,收回试卷885份。
三、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共60项,分为10个因子(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根据填完量表后10个因子的因子分评定分数值,即可初步判断哪些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对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的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四、以班级团体测验方式进行
本调查的数据统计属于原始手工操作和处理。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总体水平
从测试结果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存在问题的,完全健康的,平均得分在2.0以下的学生共有303人,占抽样的34.24%。存在轻度问题,平均得分在2分—2.99分之间的,有461人,占抽样的52.09%。存在中等程度症状的,平均得分在3分—3.99分的,有18人,占抽样的2.03%。存在较重症状的,总平均得分在4分—4.99分之间的,没有。
与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心理完全健康者所占比例较高,心理存在轻度问题或存在中等程度症状的,和存在较重症状的所占比例偏低,说明高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在各内容量表上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1)强迫症状: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有46人在3.0-3.9之间,占5.19%,有7人在7分以上,占1.24%。
(2)偏执: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有18人在3分以上,占2.03%,有5人得分在4分以上,占0.56%,严重偏执,且都是女生。
(3)敌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有56人较严重,占6.32%,4人很严重,占0.79%。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有48人较严重,占5.42%,12人很严重,占1.35%,且多数是女生。
(5)抑郁: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有89人比较抑郁,占10.0%,有49人严重抑郁,5.53%。
(6)焦虑: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有64人比较严重,占7.23%,有28人严重焦虑,占3.16%。
(7)学习压力: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有比较严重的135人,占15.25%,但严重的只有35人,占3.95qo。
(8)适应不良: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比较严重的有32人,占3.6%,但严重的有12人,占1.35%。
(9)情绪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有95人比较严重,占10.73%,非常严重的有50人,占5.64%。
(10)心理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比较严重的有25人,占2.82%,非常严重的只有4人,占0.45%。3.心理健康分析通过以上各因子数据分析,相当一部分高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抑郁、焦虑和适应不良及抑郁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不少学生心理不平衡和情绪不稳定,而女生中偏执和敌对比较明显。
4.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1)家长因素。一是期望过高,很多家长对学生过度呵护、关心、干涉、指责以及虐待、漠视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二是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家庭父母离异或再婚对学生影响犹大。很多这样的学生感到孤僻,敌对,焦虑,情绪不稳。三是家长外出打工,对留守学生关爱不够。家长在学生眼里是“摇钱树”,学生在家长眼里是“败家子”,很多学生感觉无法与父母沟通,不少还出现在电话中和父母吵架的局面。
(2)教师因素。教师水平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严而无度,严而无方,只重学习成绩忽视班级活动的开展,个别教师行为偏激,对学生研究不够,方法不恰当的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和过度焦虑。
(3)学校因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不出事”,取消了很多学生宣泄情感的活动,更多强调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4)社会因素。家长之间盲目的攀比,独生子女成长背景,现代家庭构成的不稳定和学校追求高考升学率等等对很多学生形成了多方面的压力而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
(5)学生的个体因素。高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遇见很多新问题,在面对诸多问题的挑战过程中,自然表现出焦虑等因素,这决定了学生出某些问题是正常的。
六、建议
1.领导重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树立正确的思想,对出现问题的学生不只是纪律要求,更要对其心理疏导。
2.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和科研课题研究等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的科研教研活动中的比重,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和经验的交流和推广。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设立专职心理教师加强监督发挥作用。
4.采取多种措施正确预防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沟通和引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加强关注,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日康复;引导教师形成正确心理健康观,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营造宽松环境,很多轻微的问题都会因为学生自身调节和成长而消失。
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2
内容摘要:为了了初高中生的心理现状,采用《高中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对前进路高中三个年级的11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总体情况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体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不同的项目上。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注重对专业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为学校的教育者及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提供了参考价值。
一、调查研究目的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高中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高中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高中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调查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前进路高中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高中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高中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高中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和第四种类型4%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高中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高中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高中生人际关系。
高中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81%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 ”时,70%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高中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高中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出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初一、初二684人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 百分比
学习焦虑 43%
对人焦虑 36%
孤独倾向 13%
自责倾向 9%
过敏倾向 2%
身体症状 9%
恐怖倾向 2%
冲动倾向 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4)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四 讨论与建议: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学校内形成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进行群体辅导,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
(4)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概况:
本次进行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刘仁八镇云台中心的学生完成,包括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258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258份。通过调查研究,对本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现状、承受挫折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标,提供了客观和主观上的依据。
二、调查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了解本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现状和承受挫折能力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问卷内容:
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掠)
四、调查结果
(一)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学习压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适中。27.8%的学生觉得目前的学习压力过大,4.5%的学生觉得目前的学习压力过小,67.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还可以。
调查还显示,家庭的期望与自己的期望是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只有5.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望,而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的期望和自己的期望学生分别占72.9%和21.7%。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会主动学习的学生占21.8%,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占32.6%,而极少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最多,占45.6%,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问及目前影响学生学业的最大因素时,选择最多的是情绪,占54.3%,第二是学习方法,占31.4%,而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校学习环境分别占11.2%和3.1%。因此,老师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适当地给予关心。
3、学习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82.00%的学生知道生活习惯对学习有影响,但是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并不多。80%的学生在家没有学习的习惯,课余时间69.43%的学生会去网吧消遣,35.93%的学生不能很快的进入睡眠。
随着初高中习的不断深入,压力也随之而来,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38.88%的学生没有向人倾诉的习惯,35.93%存在失眠的问题。
(二) 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没有与同伴和父母相处时的亲近感。 在问卷中,学生选择对师生关系很满意的只占12.1%,而选择满意程度一般的比例高达78.6%,其他的9.3%选择对师生关系不满意。学生对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中,很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选项的比例分别为44.5%、51.5%和4%,对父母亲近感的程度中,很亲近、一般和不亲近的比例分别为41%、52.2%和6.8%。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大部分人对与同龄人和父母的交往比较满意,而与老师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种现象对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不太有利,所以老师应该尝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三) 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挫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强。47.4%的学生表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听朋友意见,但以自己为主,20.8%的学生选择独自面对,只有2.5%的学生会完全依赖朋友。在问卷中,表示受过挫折并能承受的同学和未受过挫折但自认可以承受的同学分别占37%和26.4%,只有22.2%的同学表示所受过的挫折在其心理留下了阴影,而剩下14.4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挫折。
五、 对策及建议: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学习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根据高中生心理状况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从以下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跑线,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的气氛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在民主家庭中,孩子有安全感、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气氛紧张、人际关系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则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个性品质可塑性极强时期极力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除了给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适当,要有益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切记不要将事业、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负面情绪疏导给孩子,而自己应该用积极心态和情绪去面对,从而为孩子树立榜样。特别是有的家长在受挫折后形成的生活偏见,不能当成“人生经验”,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孩子,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些不正确的生活信念。
(二) 在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是人生的又一重要课堂。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心理健康理论部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个体学习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短、长期学习计划,寻找稳固的学习动机;二是实际操作训练部分,训练活动内容包括话题辩论、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从而能认识自己,自主分析自身问题产生原因,进而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压力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是学生进步的推动器,它也可以是学生放弃的助燃气,关键就在与老师如何去引导。针对学生普遍信心不足这个问题,应当引起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高度重视,要求老师在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在指出学生不足的同时,别忘鼓励学生,给学生打气。
(三) 孩子越是能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习能力也就越强。学生的生活习惯应从小培养,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家长以及小学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导致目前高中生普遍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严重的窒碍了学生身体、学习的成长、提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提醒学生、培养学生去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持之以恒的保持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对于部分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的学生,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当密切关注,经常同这部分学生交流沟通,时刻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做好疏通、引导的工作,让他们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生活当中去。
(五)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此问题无疑需要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建起的教育平台的共同努力,唯有倾全社会的教育力量于一个目的,才能真正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才能实现。
看了“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