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年龄大了,头发白了,孩子大了,离开家了,退休了,清闲了,可是生活却越来越孤独乏味了,老年人自己也要想着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小编准备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把退休当成一次新机会”
“脸长皱纹不要紧,只要心不长皱纹就会永远年轻”,这是中国老年形象大使、山东省十大感动齐鲁老人、青岛市十大华龄之星刘真骅常说的一句话,“老年人要精彩地活着,过好每一天。不仅自己每天心情好,还影响着周围老人开心生活。 ”
刘真骅说,退休了,正好是人生一种新的开始,来完成年轻时没有机会和时间做的事,切不可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过于留恋过去的辉煌,自怨自艾,心要放宽,积极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专家建议,老年人应把退休当成人生的一次新机会,通过参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展示自我、充实自我,开启美丽“第二人生”。
✔精神养老助老需政策支持
山东省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田杨博士建议,空巢老人除了自身的调节外,子女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空巢老人如果有子女,子女应该负起赡养责任,特别是精神赡养。
同时,提高空巢老人的退休生活质量,有关部门要拨出资金,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养老助老行动。完善社区功能,支持成立社区老年人协会,鼓励社区老年人的自组织活动。开展“时间储蓄”和“劳务储蓄”等互助养老式志愿者服务,倡导老年人自我养老积累,同时有助于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体系。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可行性办法
(一)、打造健康的身体
老龄化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总是会老去的,所以我们应该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开心的,愉快的,充实的老年。如何养老是一个探讨了很久的话题。在中国传统的观点看来,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人进入老年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退化,也容易生病。特别一一些难治的慢性病如心脏,高血压,癌症等在老年人身上发病的概率要高过其他年龄层。所以,保证身体的健康保证安度晚年的基础。人随增龄而老化是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在消化系统,表现牙齿松动、残缺、脱落造成咀嚼困难;胃肠道蠕动缓慢,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感觉器官反应迟钝,活动量减少,睡眠质量降低,便秘、腹泻均可使老年人食欲减退。以上诸因素使身体必须的营养素减少,发病率提高,从而加速衰老。由于物质代谢功能降低,蛋白质转化量减少,对糖、脂肪的动员能力降低,又因老年人对脂肪的合成、降解、排泄能力不足,可使脂肪在血和组织中堆积,引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给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老年人对食物的选择应保持营养的平衡,适当限制热量的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维生素和适量的含钙、铁食物。在对事物进行加工是应注意细、软、松。既给牙齿咀嚼的机会,又便于消化。
(二)、美丽心灵
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还不够,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保证老人过一个快乐的老年。早在魏晋时代著名养生学家嵇康就在《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济,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效也。”(《全三国文》卷四八)这里提到的五难,有四难是属于心理方面的,就是说几乎全部与心理有关。可见,古代养生学家谈保健养生就是以心理保健为主。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和健康测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