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耳部易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因为耳疾不能潜水,或者因为潜水不当引起耳疾的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因此而不能潜水实在是一大憾事。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潜水耳部易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希望能帮到你。
潜水耳部易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外耳炎
外耳道频繁暴露于水中(特别是裸潜时)会去除正常皮脂和耵聍,从而破坏外耳道正常的pH值,同时减少友好菌群,为机会致病菌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外耳道炎也是游泳和娱乐潜水者的常见疾病。
饱和潜水中,革兰阴性绿脓杆菌较常见,可引起相当疼痛的外耳道炎,被潜水员们称之为“绿脓耳”。这些细菌在水中广泛存在,并能在饱和舱湿润空气里很好地生长。只要外耳道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尽管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可寄生于此,但并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但是,哪怕是指甲或其他如掏耳勺等物品引起微小划痕都能让致病微生物经此穿过角质层导致炎症。外耳道炎是最常见的医学问题,约占44.5%。外耳道炎可向周围组织扩散,引起周边组织炎症。
预防:有外耳道湿疹的潜水员不应参加饱和潜水。在饱和潜水过程中,应避免掏耳朵或让碱性肥皂水流进耳朵里。在饱和舱内应优先考虑使用中性或酸性洗涤用品来清洁头发和身体。因外耳道皮肤在潮湿时候极易受伤害,禁止任何时候用任何物体掏耳朵。做好舱室卫生有助于将细菌控制在最小限量内。在密闭空间绝不能使用可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去污剂或消毒剂。某些国家,常预防性使用2%乙酸滴耳,它有利于正常菌群生长,抑制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生长;也有提倡使用呼吸器潜水前用石蜡油滴耳,潜水后使用乙醇、乙酸水溶剂滴耳,但乙醇会洗脱保护皮肤的油脂。绝对禁止使用预防抗生素类滴耳液。
治疗:主要的治疗是规范吸引、反复清洗耳道,然后局部用药,用浸有适当抗生素和/或防腐剂及肾上腺素的纱布填塞。2%乙酸处理通常有效(2%乙酸和乙酸铝溶液)。大多数病例合用氢化可的松可有效减轻症状。可根据耳道清洗前的耳拭子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与庆大霉素相比,0.2%的环丙沙星与10 mg/ml氢化可的松地复方合剂既对绿脓杆菌有效又无耳毒性。皮质醇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大多数病例局部处理都会有效,但对严重的和迁延不愈的病例,有必要全身应用抗生素。药物选择要依据耳拭子培养结果,有时必须使用沙星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者β-内酰胺类药。
二、耵聍闭塞
只要其中还留有细小的通道,耵聍的填塞就不会影响听力。一旦受潮,耵聍会膨胀,引起耳道闭塞,造成传导性耳聋。
预防措施主要是在潜水后清洗外耳道,并保持外耳道干燥;若存在耵聍闭塞,应及时清除。
三、外耳道外生骨疣
机械、化学或热等不同刺激会诱发局部骨增生。有报道显示,外耳道长期、频繁地暴露于水(尤其是冷水)环境中,外耳道壁可形成局限的骨增生,大部分研究者支持该“水生”学说。
对日本军方潜水员的调查显示,北方寒冷水域潜水员发病率高于温暖水域,而且这种发病率随潜水经验的增长而增长。美国海军潜水员中发病率26%。如果“水生”学说正确的话,选择干式潜水服可减少外耳道外生骨疣。
治疗:通常外生骨疣没有明显症状,只能被常规耳镜检查发现。但外生骨疣可导致耵聍或污水滞留,引发炎症,导致暂时性传导性耳聋或外耳道炎。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出现相关并发症时,需改善并发症后再行手术治疗。
四、外耳道气压伤
在下潜过程如果外耳道闭合(如戴干式头盔),周围组织压随静水压上升,耳道内负压会向外吸引牵拉鼓膜引起疼痛;皮肤毛细血管压增加不足以平衡耳道内压力,就会引起血管扩张、水肿、皮下出血,形成出血性水泡,有可能转归为水泡破裂耳道内出血。潜水员会认为疼痛是由于中耳气压不足平衡引起,强有力捏鼻鼓气会增加已经拉长的鼓膜压力并导致破裂。
预防:外耳道挤压伤的潜水员应着干式潜水服。如果装具有密闭领圈,为防止气体从潜水服躯体部进入头盔,在装具内应戴厚帽子。这样会形成一个安全气体储备池,用以填补下潜时耳道内的气体被压缩减小的空间。此外,头盔可置于面罩上缘,面罩下部紧贴面部,从下潜开始气体通过鼻子呼进面罩,过剩气体会逃逸进头盔和耳道。在下潜前耳道灌水或着湿式潜水服同样可避免这样的问题。
治疗:如果鼓膜没有穿孔,防水的表皮可形成保护层,耳道可用温盐水和洗耳球清洗。不应当切开或刺破水泡。如果已经穿孔,潜水员可能会继发感染。在常规清洁消毒耳道前应做拭子细菌培养,有助于抗生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