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慢性胃炎的病因与辨治

慢性胃炎的病因与辨治

时间: 冠明863 分享

慢性胃炎的病因与辨治

  慢性胃炎系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慢性胃炎有哪些病因?慢性胃炎的辨治有哪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讲解下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吧。

  慢性胃炎的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本病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与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各自或与Hp协同作用而引起或加重胃黏膜慢性炎症。

  2.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素体脾虚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总由胃气阻滞、胃失和降所致。早期多由饮食、情志所伤,病属邪实,后期常见脾虚。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虚实可互相转化。日久瘀阻络伤,可见吐血、便血。

  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1.胃气壅滞证:胃脘痞满,胸闷不舒,纳呆食少,嗳气则舒,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缓。

  2.肝气犯胃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苔薄白,脉弦。

  3.肝胃郁热证:胃脘胀满或伴灼痛,心烦易怒,两胁作胀,泛酸嘈杂,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苔黄,脉弦数。

  4.食滞伤胃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5.痰浊阻隔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目眩晕,身重倦怠,或小便涩。舌苔浊腻,脉滑。

  6.脾胃气虚证:胃脘痞满,隐隐作痛,纳少便溏,少气懒言。舌苔薄,脉细弱。

  7.虚火灼胃证:胃部痞满,隐隐作痛,灼痛嘈杂,似饥不纳,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8.脾胃虚寒证:胃脘痞满,胃痛隐隐,得温则减,喜热喜按,时吐清水,纳少神疲,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沉弱。

  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1.胃气壅滞证

  [治法]行气开郁,和胃通降。

  [方药]香苏散加味。腹胀甚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伴两胁胀满者,加柴胡、青皮、郁金;有寒象者,加高良姜。

  2.肝气犯胃证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兼嗳气呕恶甚者,加姜半夏、苏梗;纳呆者,加白术、神曲、麦芽;泛酸嘈杂者,加乌贼骨。

  3.肝胃郁热证

  [治法]泄肝清热,和胃通降。

  [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口苦、便秘者,加龙胆草、大黄、钩藤;兼食滞者,加鸡内金、谷麦芽;湿浊内阻,苔厚纳呆者,加厚朴花、藿香、砂仁。

  4.食滞伤胃证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保和丸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枳实;食积脾虚者,加白术。

  5.痰浊交阻证

  [治法]祛湿化痰,顺气和中。

  [方药]平胃散加味。若呕恶明显者,加苏叶、黄连;若痰郁化热,脘痞口苦、恶心呕吐者,可改用温胆汤加减。

  6.脾胃气虚证

  [治法]甘温益气,健脾和胃。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若见腹胀便溏者,加白扁豆、生薏苡仁、莲子;食后腹胀、嗳气者,加香橼皮、佛手、鸡内金、焦三仙。

  7.虚火灼胃证

  [治法]酸甘化阴,滋胃和中。

  [方药]益胃汤加味。胃脘疼痛者,加丹参饮理气活血止痛;兼见胁痛易怒者,加一贯煎养肝阴泄肝热;口干、烦渴,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

  8.脾胃虚寒证

  [治法]辛甘通阳,补虚健中。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味。吐清水者,加法半夏、陈皮、茯苓;泛酸者,加左金丸或瓦楞子制酸;胃寒作痛甚者,加良附丸温中散寒止痛。

看过“慢性胃炎的病因与辨治”的人还看了:

1.导致慢性胃炎的原因是什么

2.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3.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4.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145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