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化妆 > 美容知识 > 美容养生 > 中医养生学专业_中医养生的思想

中医养生学专业_中医养生的思想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中医养生学专业_中医养生的思想

  中医养生学是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的特色.特别在疾病预防、生活指导、老人养护、社区保健、延年益寿、慢性病调理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学专业,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遵循思想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

  《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

  《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

  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中医养生书籍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与《黄帝内经》、 《难经》 、 《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国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辨证施治是它的灵魂。全书共10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首,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书中将病证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证候归纳出症状特点,病变部位、损及脏腑、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辩证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作者自身的临床经验,系统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另外,《伤寒论》中还包含了许多宝贵的养生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防病、抗病重视保津液;重视通过饮食防病、治病;时刻注意保胃气;重视增强机体免疫力。

  《伤寒论》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国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是养生家、中医学者的,必读之书。书中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载的大量方剂,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为“万方之祖”;还包含许多宝贵的养生学思想,为后世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更全面、更完美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图解伤寒论》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首先,以明代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并结合目前流传的多种版本,准确译出白话文;其次.制作200多个图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还根据正文药方配以30多个《伤寒论》中的常用药物”专题。力图既保持《伤寒论》厚重的古典特色.又最大程度挖掘其实用养生价值,并赋予它优美的视觉效果;使其不仅成为医学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更是现代人生活养生的居家典籍。


猜你喜欢:

1.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

2.中医养生与慢病防治

3.如何学习中医养生

4.中医养生重要性

5.50个中医养生秘方

6.中医养生春夏秋冬

7.中医养生调理

84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