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化妆>美容知识>美容养生>

24节气小寒养生篇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小寒属于我们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小寒节气到来,天气变得寒冷,你知道小寒这个节气需要怎么养生吗?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24节气小寒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小寒养生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因而得名。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利用艾灸调理,补阳润肺,补肾益气正当时。小寒前后三天是艾灸最佳时间 ,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心俞、任脉、神阙、关元、膻中。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借助艾条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直达病灶,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

  24节气小寒艾灸保健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阴”。小寒节气艾灸目的在“养护脾胃和肾”。

  重点推荐穴位:肾俞、涌泉、足三里。

  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即小腿胫骨前缘外侧、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肾俞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涌泉

  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同时,亦可选择:大椎、心俞、神阙、关元、膻中。

  24节气小寒按摩保健

  1、搓腰法

  方法: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次,两侧交替进行。可治肾虚腰痛。

  2、揉下丹田

  位置:肚脐下1.5寸处。

  方法:将手搓热,用右手在该处旋转按摩50次。能健肾固精,改善胃肠功能。

  3、摩涌泉

  中医认为,足是人体肾经、脾经、肝经三阴经与膀胱经、胃经、胆经三阳经的交接点,对全身气血的运行有着重要作用。足心处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

  方法: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两侧交替进行,各按摩80次,按摩到足心发热为止。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效果良好。

  24节气小寒按摩手法

  方法一:双手叠加,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腹部各10遍。

  方法二:双手叠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脐,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80次。

  方法三: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

  方法四:沿足大趾内侧缘、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自下而上推足太阴脾经路线,每次10遍,之后点按太白(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处)、阴陵泉(位于膝关节内侧,胫骨内侧髁凹陷处)及压痛点各半分钟。

  方法五:沿足阳明胃经小腿路线自上而下推小腿前外侧,重点点按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及压痛点。

  方法六:点揉中脘(位于肚脐上方4指处)、内关穴(位于腕掌侧,腕横纹中央上约两拇指的距离)各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有一定疗效,但对于器质性疾病如肿瘤、溃疡病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贻误病情。

784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