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祛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秋天祛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湿毒,夏季最为严重,但并非夏季专有,那些常见待在空调房、喜欢重口味饮食、爱沾冷的冰的东西、又不爱运动的人,无论哪个季节都会有湿气,那么,如何祛湿气?下面小编整理了秋天祛湿气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秋天祛湿气的方法
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少盐,帮助肾排水
吃太多盐必导致更多的水摄入,很多口重的人都不苗条。许多科普文章常常提醒大家夏季要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这种提示是没错的。
但这主要是针对夏日从事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的人,对很少出汗的白领们来说则未必合适。因为摄入体内的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摄入的食盐太多或肾脏有病变的时候,就不能及时将摄入体内过多的钠排出。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时较多的水进入血管,极易造成水钠潴留,水肿也就不请自来。你虽没多吃,看上去却比别人大一号。
如果不是出汗太多,夏季仍然要坚持低盐饮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特别是对于肾脏有疾患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传统艾灸祛除体内湿气
传统艾灸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对祛除体内湿气效果很好。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艾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10~15分钟,具有补中气、行气活血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胃部不适。
另外,丰隆穴(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也具有较好的祛湿作用,平时可常灸。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湿热质的人必须力戒烟酒
湿热质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不要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要保持两便通畅,防止湿热
郁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 烟草为辛热秽浊之物,易于生热助湿,出现呕恶、咳嗽、吐痰等。酒性热而质湿,《本草衍义补遗》说它“湿中发热近于相火”,堪称湿热之最。所以饮酒无度,必助阳热、生痰湿,酿成湿热。嗜烟好酒,可以积热生湿,是导致湿热质的重要成因,必须力戒烟酒。
秋天喝什么茶去湿气
萝卜茶
食材: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加少量食盐。
做法: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勿放味精),再将茶叶用于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 服法:每天两次,不拘时限。
功效:白萝卜营养丰富,含钙且有药用价值,这款秋季养生茶有清热化痰功效,配茶饮用能清肺热、化痰湿,少加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芡实薏仁茶
食材:薏仁、芡实、绿茶。
做法:将薏仁、芡实、绿茶晒干,然后煮水,当茶喝即可。
功效:喝芡实薏仁茶,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其中,薏仁是最为著名的祛湿食材,芡实有利健脾,早晚一杯含有薏仁和芡实的薏仁茶,祛湿的同时还健脾。
陈皮茯苓茶
食材::茯苓5克,陈皮2克。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竹叶茅根茶
食材: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两克。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功效: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
大麦茶
做法:
1、把大麦放到水里面浸泡后在放到阴凉的地方晒干,之后放到锅里面,用小火进行翻炒,一直到大麦的颜色发生变化,麦香涌出的时候把火关掉,置冷;
2、把烧开的水倒入炒好的大麦里,用小火熬一刻钟左右的时候关火,这样就可以饮用了。
功效:大麦茶是被阳光照耀过的农作物,因此有着很好的祛寒祛湿的作用。
三鲜茶
食材: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各30克。
做法:将原料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
功效:三鲜茶有消暑清热,和胃解表的功效。其中鲜藿香、鲜佩兰能清暑化湿,和胃解表,再配薄荷,可加强本药茶发散祛邪,清热祛风的功能。
荷叶祛湿止泻茶
食材:鲜荷叶、鲜竹叶、鲜扁豆花、鲜藿香各6克。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放入锅中,水煎,代茶饮。
功效: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清心解暑、消风祛湿的功效;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扁豆花能健脾和中,解暑化湿,止泻;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饮用复方荷叶茶,能有效地缓解腹泻。
湿气重的症状
中医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除春、夏、秋、冬外,还有一个长夏。长夏处于夏秋之交,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时期。
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外湿多因环境潮湿、涉水淋雨所致,内湿多由过食生冷而致脾阳受损。外湿可内传脏腑,内湿也可外达肌肤,且湿邪又易与风、寒、暑、热、温、毒等邪气相互纠结,进而化热、化寒或化燥,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最典型的病症有三大类。
一是湿邪侵犯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舌苔白腻等。
其次,湿性重浊,“水往低处流”,故易侵犯人体下部,表现为水肿、身体沉重或四肢酸痛。
三是由于湿性黏滞,还可出现腹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异常等,而且病程长,缠绵难愈。
祛湿最根本的是扶阳。当人体阳气充足时,湿邪就不会造成影响。因此,要防止湿邪侵袭人体,就要避免身体的阳气受损,包括少吹空调、多运动、勤出汗、不贪食生冷瓜果等。
猜你喜欢:
1.秋季护肤小常识
3.排毒祛湿食谱
5.秋天怎么有效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