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的知识
饮食养生是指合理地摄取食物中的营养,以增进健康,强壮身体,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饮食养生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饮食养生的知识1.合理调配
由于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调配,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1)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五味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说明五味对五脏有其特定的亲和性,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补益五脏之气,强壮身体。
(2)粗细结合,是指主食中的五谷相杂。五谷,是稻、麦、薯及豆一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了必须的热量和能量。所谓五谷相杂,是说人们每天的主食,不可单一化,应粗粮与细粮相结合,才能符合人体的营养结构,满足人身气、血、津液等物质生成的需要。在五谷中,一般认为上等的粳米、面粉为精细品,而高粱、玉米、大麦之类为粗粮。因此,无论从营养学角度,还是从防病延年的角度来看,都应五谷相杂,粗细结合,否则不仅不能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严重的还会产生脚气病等营养缺乏症。
(3)荤素搭配,是指进食菜肴时,当有荤有素,合理搭配。荤指肉类食物,素指蔬菜、水果等。中医养生学历来是讲究素食的,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饮食当知所忌论》说:“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但讲究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荤菜,因肉类对人体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寒热适宜,一方面指食物属性的阴阳寒热应互相调和,另一方面指饮食入腹时的生熟情况或冷烫温度要适宜。食物除五味外,还有寒热温凉等不同的性质。
此外,进食时食物的寒热也须讲究,应适合人体的温度。孙思邈更进一步指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千金翼方·养性·养性禁忌》)。意即进热食时,口唇不能有灼热感;吃寒食时,也不能使牙齿感觉冰凉。这是因为过食温热之品,容易损伤脾胃之阴液;过食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从而使人体阴阳失调,出现形寒肢冷、腹痛腹泻,或口干口臭、便秘、痔疮等病症。
饮食养生的知识2.食饮有节
食饮有节,是要求饮食不可饥饱无度,并且进餐要有规律,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习惯。
(1)中医养生学强调饮食必须要定时、有规律。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以保证人体消化吸收过程有节奏地进行活动,使脾胃功能协调配合,有张有弛,维持平衡状态。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各餐间隔的时间约4~6小时,这比较符合生理卫生的要求。《养病庸言·六务》说:“早餐必在寅卯之间,中餐必在午前,晚餐必在戌前,此精其时也。”经现代研究证明,早上7点前后、中午12点前后及晚上6点前后,这三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活跃。
(2)饥饱适度,是指饮食定量要合理适中,不可过饥过饱,否则便会影响脾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康不利。中医学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依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若饥而不能食,渴而不得饮,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组织失其濡养,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反之,饮食过量,或经常摄入过多的食物,或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的食物,超越了脾胃正常的消化能力,亦可加重脾胃负担,损伤脾胃功能,使食物积滞于胃肠,不能及时消化,一则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输布,二则聚湿生痰化热,变生他病。
饮食养生的知识3.饮食宜忌
饮食宜忌,指饮食调和、饮食卫生、饮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是饮食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饮食所宜:一是食宜新鲜。新鲜、洁净的食物,既保持了其中的营养成分,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还防止了病从口人。二是食宜细软。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kuai,细碎的肉)不厌细。”(《论语·乡党》)细软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不会损伤脾胃。故《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明确指出:“一切肉惟须煮烂”。
三是食宜细嚼缓咽。进食时应从容缓和,细嚼慢咽,这对消化有很大帮助。因为在细嚼缓咽过程中,使口中唾液大量分泌,能够帮助胃的消化。
四是食宜专致愉悦。《千金翼方·养性·养性禁忌》中说:“食勿大言”、“饥不得大语。”说明古人主张进食时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不可一边吃饭一边思考其他事情,或边看书报边吃饭等,如此心不在“食”,既影响了食欲,纳谷不香,又不利于消化吸收,久之还会引起胃病。乐观愉快的心情可使人食欲大增,并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2)饮食所忌。《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曾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不闲调摄,疾病竞起。”意思是说人们之所以进食各种食物,是为了滋养身体,但吃了不相适宜的食物,反而会危害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饮食养生也应重视其禁忌。
饮食养生的知识4.三因制宜
人的生理、病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春夏秋冬气候的变迁,东南西北地势的高下,个体长幼体质的差异等。因此饮食养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掌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运用原则,灵活选食。
(1)因人制宜,即重视饮食的个体特异性,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来配制膳食。以体质而论,阳虚阴盛之体宜食温热而不宜寒凉;阴虚阳盛之体宜食清润而不宜辛辣。痰湿体质的人,宜食清淡利湿之品,少吃肥甘油腻;素体脾胃虚者,宜食温软之品,忌吃粗硬生冷。过敏体质之人,又应慎食海腥、鱼虾之类,以免诱发风疹块、哮喘等病。
(2)因时制宜。一年四季有寒热温凉之别,食物性能也有清凉、甘淡、辛热、温补之异,故饮食摄养宜顺应四时而调整。《饮膳正要卷二·四时所宜》明确指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治其寒。”
饮食养生的知识相关文章:
1.饮食养生小常识
2.饮食养生
3.饮食养生保健知识
4.冬天饮食养生知识
5.日常饮食养生
7.浅谈饮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