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养生学
藏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诊治方法,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藏医养生学,希望对你有用!
藏医养生学
调整人的精神心理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藏医特别强调养神、养德、养性和养心,十分注重调整人的精神心理,认为心性养生是健康的保证。《四部医典》26页“身体哲理“中说“情忠奔巴住于心脏间,心广自豪做事按意愿“,35页“病之哲理“中说“忧心生悲使得容颜衰“,29页“身之恶兆”中也讲到“无故豁达丰美呈焕发。”强调人应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藏医在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人的情绪过于激动、敏感、忧虑、兴奋、愤怒等,都会导致疾病。所谓情喜伤心、,惊恐伤肾、悲忧伤肺、思虑伤脾、愤怒伤肝,就是说人的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直接影响健康。藏医养生学认为:过于悲哀、憔悴不安、愤怒、忧虑,可以导致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早衰;精神耗损造成早逝。所以,调解情绪、修养德性是保护身体、防病和养生的重要方法之~。性格开朗、活泼外向,无忧无虑的人,大都健康长寿,且很少有病痛的原因也在于此。
整体养生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措施
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是藏医养生理论的思想基础。藏医提出人体是一棵大树的观点。《四部医典》8页“病理病因”中讲到:“将人比作三根树,三根共生九树干。树枝四十又七条,树叶二百零四片。开花生出五异果,以树为喻根本典”。并系统地总结出关于人体形成、身体的比象、身体哲理、生理喻示、体业分析、疾病的内因与外因等理论。也就是把人体放人一个大系统中去考察。藏医养生学把人体整体的机能归结为“隆”(相当于气)、赤巴(相当于火)、“培根”(相当于水和土)三因学说,三者之间保持相互协调,达到相对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同时也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相互联系的整体。
人生是一个小天地(相当于一棵树),四肢百骨、五脏六腑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系、前后相应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局部都紧密地联系着整体,局部的状况影响或连接着整体状况,局部的安危影响着整体的安危。《四部医典》23页“生理喻示”中讲到“人有寿命脉络共三条,气血运行孔道内外全,连属身体发育并常安。”脉络各部是相关相连的,阐明气、血、经脉、脏腑形成整体机制。经络与脉道作为脏与腑、脏与脏、腑与腑之间的联系通道。如果某一局部发生异常将危及整体。藏医养生学认为:疾病是人体与自然相互作用,即内因与外因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
因此,对人体周围环境信息和人体体表信息的捕捉、分析、处理,并通过有机联系途径正确得知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变化,是一种重要获得体内疾病信息的手段。所以,藏医养生学十分重视整体养生,主张促进整体的平衡与稳定,把人体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防病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注意人体各系统的局部保健;注重全身性的防病防衰和保健措施。
藏医养生理念
藏医学的基础理论来源于佛教哲学,故此藏医学中的养生方法是与佛教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联系的养生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藏医学的养生理念概括在两个方面即使躯体趋于暂时健康的世俗养生和使身心彻底的摆脱痛苦的终极养生。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把更多的养生见知都被局限在对躯体的健康追求上,虽然看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养生方法,但我们回味追溯,无数位离我们而去的养生先辈,他们始终没有能到达理想的岁龄而含憾姗姗离去。对世俗养生的追求,使我们离延年益寿、颐养天年的目标远至千里,遥不可及。
在藏医学养生中,躯体的健康良好,是人们永驻健康园地的基石。藏医学中有浩瀚的经典阐释了躯体趋于健康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但藏医学中又认为养生调理的目标不能粘附在承受结果的躯体上,而是要放在影响躯体趋于健康的原因上。故而藏医学养生所要解决问题就转为促使我们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行为的主观意识上。这个主观意识就是贪欲、嗔恨、愚昧、傲慢等“剧毒”所玷污的心识。这种玷污的心识是一个错综复杂,庞大费解的聚合体。此种有藏医终极养生所要解决的“六愚根”、“二十随愚”、“五蕴”、“三苦”等等。
针对如此种种影响我们健康体魄的“无形因素”,藏医学借佛教哲学的指导,制定了循序渐进,逐个解决的办法。这就是佛教中产生光明智慧,斩断无明愚根的“施舍”、“戒律”、“忍辱”、“精进”、“静定”、“智慧”六般若。用这些方法调节四窜无羁的心识,去除心体污垢,清净源泉。这就是“静心养性”。
藏医学养生就是治心健体,养性得度,驾驭纷乱心境,辄止躯体受荷。
然而我们虽然知道得到永往的健康,需要在心欲的控制上多下功夫,但我们要将根深蒂固的劣习,从根拔除,这需要极强的毅力。所以对大众而言我们不能只求独途而忽略身体本身的力量。
藏医养生学中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藏医养生学中应用宇宙运理的最好写照,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发育和健康。
《四部医典》中记载了一年当中太阳的“南北两行”(即太阳从赤道附近向北到北回归线、向南到南回归线)对气侯和人体的影响,认为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的六个月(春夏)时,外部气候温度升高,整个环境热力四射,在强光与高温下,体内温煦暖阳被夺而感燥热难耐。而此时人体中的隐脉“如玛”(属水性)中的热性之种也随之引起,失去其凉润的作用,进而人体当中起消化作用的温煦更是失耗,痰饮复生,脉道郁阻。因为体内精气不生、能量急剧耗散,所以在这一时节容易感到体虚乏力。此时就要在凉爽处适当运动,选择味苦、涩等的食物种类,要乘凉散心等。
在具体的做法上。初冬时节因寒冷干燥毛孔自动封闭,体内温火无处散失而增大了具有消化作用的胃火,故应增加食物的摄入量,吃得过少会导致气血不足,难抵严寒。故而食物应选择性味为酸、甘、咸的种类,可饮吃肉汤,同时应多晒阳光温经散寒。隆冬时节风寒袭人,应更加补充营养。有条件的可做油料按摩,增强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