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养颜汤用什么药材煲
排毒养颜汤用什么药材煲
五脏六腑内的毒素,积累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外在症状表现出来,如脸上长痘、皮肤暗淡无光,或者患上各种疾病。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排毒养颜汤药材,希望对你有用!
排毒养颜汤药材
川七
含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并能治疗习慣性便秘,减少身体负担。 甘草
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调和药性的功能。
枸杞
枸杞叶清肝排毒、枸杞子滋养补肝,用枸杞子、去核红枣泡水,长期饮用,有补肝养血功效。
珍珠粉
据《本草纲目》记载,珍珠粉具有排毒养颜的药用价值。内服珍珠粉有效补钙、补充微量元素,清热解毒,镇惊安神,以内养外。
龟苓膏
龟板和土茯苓熬制而成,所以叫龟苓膏,具有明目,生津,排毒养颜的功效,是美容美肤的辅助食品。吃龟苓膏认的就是老牌子,1763年的致中和品牌值得信赖。
优格
优格含有大量丰富的乳酸菌,可改善便秘、稳定肠胃。原本沉积在肠道的毒素,也会因为乳酸菌的作用,而变得容易排出。
醋
醋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消除疲劳,还有利尿通便的效果。每天早晚用过餐后,各喝一次稀释过的醋,适量饮用有助健康。 荷叶粉
荷叶
具有解热、抑菌、解痉作用。经过炮制后的荷叶味苦涩、微咸,性辛凉,具有清暑利湿、升阳发散、祛瘀止血等作用,对多种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可以减肥,排毒,通便。
薏仁
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地瓜(红薯,白薯)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棒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山茼蒿
含丰富维持生活素A,可维护肝脏,有助体内毒素排出。将山茼蒿和柳丁、蕃茄、胡萝卜、柚子、苹果、综合坚果等水果蔬菜一起打成精力汤饮用是不错的选择。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有助于排毒。每天早餐一碗吃糙米粥或来一杯糙米豆浆是不错的排毒方法。
药材煲汤的误区
误区1
中药=纯天然、安全无毒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中药都是纯天然、安全无毒的,因而比西药安全,可以放心服用。尤其是喜欢用各种中药煲汤、养生的广东人,在日常饮食中使用中药的频率更高。
但事实上,中药并非无毒,也不比西药更安全。中药和西药一样,都是属于有明确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任何药物都需经肝脏代谢,中药使用不当同样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甚至导致肝损伤。
误区2
把中药当滋补品长期服用
在很多人看来,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养生”,因而把中药当成滋补品长期服用。但即使是中医,也讲究“阴阳气血平衡”,缺什么才补什么。很多人自己觉得“身体有点虚”,却分不清楚究竟是阴虚、阳虚、血虚还是气虚,就乱“补”一通。有的人本来身强力壮,仅仅是觉得“补总没害处”,就长期服用某种滋补中药。结果,无端增加了肝脏的代谢负担。因此,必须戒掉“没事也吃中药”的习惯,有煲汤习惯的家庭,最好不要随便用药材煲汤。
误区3
用含中药的保健药养颜瘦身
目前,很多自称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在市面上出售。其中,大黄、芦荟、番泻叶等,更被包装成了各种“润肠、通便、排毒、瘦身”的保健品,声称可以用于治疗慢性便秘、肥胖症等作用。因而,不少爱美人士选择服用这类保健品,希望能够实现养颜瘦身。
但大黄、芦荟、番泻叶属于苦寒泻下药,仅适用于急性实热性便秘,对于虚性病症患者、老年人、慢性便秘者,并不适用。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黄疸等急性肝损伤、肠道黏膜黑变病、免疫力低下。此外,还可能导致女性月经过多引起贫血、卵巢受损引起闭经。
误区4
服中药时药量、时间随意
一些人认为中药是用来调理身体的,那么药量和服药时间可以随意,有的患者甚至会自行加大药量,或者擅自多吃几天。恰恰在中药的使用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或超剂量用药。因为不少中药本身含有毒性,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肝脏本身就特别敏感、脆弱,长时间或超量的药物代谢,很容易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脏受到损害,从而加重病情。
● 中药也需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更改服药剂量、时间和疗程。中药的剂量是有依据的,相同的中药,不同的剂量,在处方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而有毒中药的剂量更是有严格要求,随意加大剂量就有可能引起中毒。
● 服药时间也需注意。一般来说,中药宜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用,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黏膜的刺激。
● 喝中药时不要喝酒,因为酒精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从而引起血药浓度过高,引起药物积蓄。
误区5
轻信偏方、秘方的神奇功效
对于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而言,所谓的偏方、秘方有着一种神奇的吸引力,甚至有的患者宁可信偏方,也不愿相信医生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有可能适得其反。民间流传的各种偏方、秘方,大多数含有损肝药物。当然,偏方、秘方在个别人身上也许发挥了作用,但很可能只是巧合,并非意味着可以人人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