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用药知识 >

日常生活中用药的13个小常识

时间: 泽凡0 分享

用药需谨慎,务必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日常生活中用药的13个小常识,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日常生活中用药的13个小常识

1、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要随餐走。

2、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颈椎病、血脂异常的药物,要定时服用。

3、外用的栓剂如果在夏天融化了,可以放回到冰箱,凝固了就可以再用。

4、眼膏要在晚上入睡前使用,滴眼液则可以白天使用。

5、柚子汁、橙汁代谢要通过肝脏,会妨碍药物代谢,甚至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6、很多药物绝对不能和酒精同时使用,甚至会造成精神失常。

7、咖啡、茶里含咖啡因,影响安眠药物的`效果;如果同时服用兴奋剂,则造成精神亢奋。茶水会影响药物吸收。

8、生病了服药期间不要吃辛辣、生冷食品。

9、拿到药物先看禁忌证一栏,有禁忌证再好的药物也坚决不能用。

10、购买药物要少量,以免吃不完或发生不良反应后浪费。

11、药物有效期到9月,9月也可以用;药物失效期到9月,9月就不能再用。

12、无论是液态钙还是固体钙片,都要随餐吃。

13、控制血脂的药物,只要不是缓控片、控释片、肠溶片,都可以掰开服用。

家庭用药安全科普小常识

建立家庭小药箱

1、可以购买现成的小药箱,也可以用结实的纸箱,再或者把柜子的抽屉腾空专做药品储存用。

2、药箱内应预先分区,如果是自制药箱,至少应分成人用药品、小儿用药品两个区,在进行分类存放、管理。

3、还要把每个区内的外用药与内服药分开摆放,最好用不同色标标识在药瓶上,以免误拿、误用。

4、有特殊药品,如可引起某些家庭成员过敏的药品、毒性药品等,可单独存放在药箱一角并做明显标记。

加强家庭药箱的管理

1、家庭药箱专物专用,药品不能与食品、保健品及杂物等同贮。

2、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也不能放在家庭药箱内,以免发生意外。

3、药箱应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不得将家庭药箱或内存的药品作为玩具给小孩玩耍,以免小孩误服药品。重庆、上海分别曾有4岁女童因误把避孕药当糖果吃,导致月经初潮或乳房发育等,这样的教训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警惕。

常备药品有哪些

1、家庭备药贵精不贵多,关键是能急用。购药前咨询专业药师,慎重选购,最好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购买,并且尽量选购实力雄厚、知名的药企生产的药品。

2、家庭备药通常应以感冒发烧、咳嗽、消化功能紊乱、腹泻、外伤治疗药物为主。

3、根据季节有针对性地准备药品。例如,春秋季冬季好发呼吸道疾病,夏季好发消化道疾病等。

4、小孩子好动,因此家中还应常备一些外用药品及器材。如,创可贴、消毒棉签、纱布、胶布、体温表、扭伤药、烫伤药等。

药品储藏有讲究

1、家庭药箱应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阴凉处是指低于20度)。

2、对光敏感、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如:鱼肝油、维生素C片等,要装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3、有的药品暴露在空气中会潮解,应密闭保存。也可放在玻璃瓶中,盖紧瓶盖。如:遇湿易变性的维生素B1片。

4、有的药品怕热,需要低温保存。如:胰岛素针剂、滴眼液等,通常应存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使用前在室温下放置一刻钟,待恢复至室温后在使用。

5、栓剂可因气温过高出现软化,夏天高温时栓剂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等硬化后取出使用。

6、益生菌类制剂为保存有益菌活性,当冷藏保存。

定期整理与清除药品

已过期的药品应及时清除,一般每年集中清理2至3次。首次在 6月中旬,南方梅雨季节后;第二次应在9或10月份,夏季高温过后;末次可在岁末年初。检查中若发现药品异常,无论是色泽、气味、性状等改变都不可再使用。过期和不需要的药品应该集中做无害化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以免发生误食。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2、忌滥用抗生素。孩子乱用抗生素会有下列不良反应。

(1)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形成耐药病菌:如葡萄球菌在长期接受青霉素后,产生抗青霉素的水解霉,破坏青霉素,从而形成一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再发生这种疾病时,这种药物对这种疾病的疗效就会大大降低。

(2)破坏正常菌群: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使正常菌群遭到破坏,影响动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而病原菌则乘机大量繁殖,造成疾病的发生。

(3)引起双重感染:正常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生殖泌尿系统内寄生着多种细菌,这些细菌之间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共生状态。如果长期或大量乱用抗生素,会使敏感的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衍,产生新的感染,即双重感染。这种感染多是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药而引起的,而且治疗比较困难。

(4)毒性反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经常会造成药物中毒。抗生素应用剂量过大可引起神经肌肉冲动传导阻滞,诱发呼吸肌肉麻痹,呼吸抑制,肢体瘫痪,甚至死亡。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因此,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使用抗生素。

3、忌滥用解热止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4、忌滥按成人药量“缩小版”给儿童用药。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比成人复杂得多,不同时期孩子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都不同,绝不能单单按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来换算,应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特点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儿童肝、肾的解毒和排泄以及血脑屏障功能均不成熟,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因此,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最后,家长们还应重视孩子疾病的“初期预防”。很多家长对看似不严重的“疾病苗头”不够重视,比如儿童上火积热,以为过两天自然会好而延误治疗时机,往往病情会一步步恶化为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等,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病症或留下后遗症,给儿童和家庭都带来痛苦。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1、孩子嫌中药苦,不如给他掺点儿红糖水吧。(错)

几乎所有孩子都害怕中药的苦味。一般可以在服药后给孩子吃一点冰糖,或者喂他几口红糖水。但是,对于热性病证患儿,最好不要在他们的药中掺红糖水。因为红糖是热性的。小儿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婴幼儿,可以先吃几口药,喂少许糖水,慢慢再喂药。若方中有苦寒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

2、最好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给孩子喂药(对)

在餐间给孩子喂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孩子饱食后吃药容易造成呕吐。此外,服药温度要适中,药汤过热易烫伤咽喉、食道及胃黏膜;过凉则会致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药效。

3、捏鼻子灌药的土办法最管用(错)

对付不肯喝药的孩子,不少家长都会使出这么一招:捏住鼻子猛灌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很容易导致药液呛入孩子的气管或肺中。容易诱发意外。对拒服汤药的小儿,科学的方法是固定头和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入他们的口中,使之自然吞下。并敦促孩子服药后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而致呕吐。

4、用茶叶水或可乐等饮料送服药物 (错)

在给小儿服中药时,应注意不要用茶叶水或可乐等饮料送服。小儿正处于脑发育完善时期,服用后容易形成兴奋不易入睡,而不利于患儿休息和病症的恢复。茶叶水中含有鞣酸类的物质,和丸剂等中药同时服用,易形成络合物,不利于小儿胃肠道的吸收及排泄,特别是患有胃肠道疾病时,更不于4病症的恢复。

5、服用期间要遵守各种饮食禁忌(对)

服用中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药物。比如,发热患儿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症患儿忌食生冷、甜腻食物;水肿高血压患儿不宜过多吃盐等。

6、糖浆类中成药放在冷冻层更安全(错)

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应按说明书要求存放。一般应放在阴凉处。糖浆等中成药应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但勿放在冷冻层,因为冷冻会让药物变质。所有药物应放置于孩子不能触及处。注意定期检查家庭存放药品的出厂日期和标示的有效期限,近效期的药品可以早服用,过期药品一定要废弃。

7、服用多种药物时最好错开时间(对)

婴幼儿服药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要严格遵守医嘱,将服药时间错开,以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加剧毒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8、通便中药不可随便乱用(对)

针对久病体虚便秘,可选择缓泻润肠通便药。但忌用药性猛烈地通便药,比如大黄、巴豆、以免泻下太过。泻下通便药不能服用时间过长,以免形成依赖。

191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