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现在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各大学校也是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1
汉语拼音的教学任务很重,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虽然从事一年级教学已有两年,但是每次拿到课本,心里总是不免担心,担心自己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好教学,担心孩子们学习起来压力太大。尤其是学到复韵母以后,孩子们每天都要认识几个新的韵母,像ai和ao、ui、ei、和ie这样相近的组合,常常使他们难以区分,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孩子们准确地记住这些繁杂的拼音呢,我一直在寻求着最佳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对象来选择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践,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成效显著。
一、巧编歌诀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由于孩子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孩子是读过幼儿园的,但仍有小部分孩子是没有上过学前班,拼音字母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些完全陌生的符号,没有任何意义,既枯燥又难记。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琅琅上口,饶有趣味的歌诀能够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使汉语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编创儿童喜闻乐见的歌诀来学习汉语拼音知识,效果很好。
1.根据发音方法,创编歌诀。
课程标准规定,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是学会汉语拼音,怎样才算学会呢?一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是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为了较快地达到这一要求,做到省时高效,我就根据发音方法创编了一些歌诀。如:教学四声调知识时,我编了“一声平(ˉ),二声提(’),三声拐弯(ˇ),四声点(‘)”。教学6个单韵母时,我编了“嘴巴张大 ,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嘴巴突突u u u,嘴巴尖尖 。”在教学复韵母时,我们创编了“复韵母发音要牢记,看前音,摆口形,发前音向后滑过去。 i( 瞚唉)”。在教学声韵母相拼的两拼音时,我们分别用动态图片出示声母和韵母,然后演示两音“相碰”成一个音节,再用“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这句简单的歌决来帮助学生理解两拼音的拼读方法,这样,学生在背诵歌诀的同时,就会反复揣摩“前音轻短后音重和两音相碰”的意义,很快掌握拼读两拼音的技巧。在学三拼音时,我们创编了歌诀“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相连要顺当”等等,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拼读技巧,而且能根据方法,举一反三,自己开动脑筋来学习。
2.根据字母形状,创编歌诀。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单靠死记硬背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就借助教材所提供的生动、形象的图画以及字母的形状,师生共同创编歌诀记忆。可以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如,记b p d q的形状时,有的学生创编的歌诀是“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右上半圆p p p,左上半圆q q q”,有的学生根据数学数字编的歌诀是“正6(六)‘b’,反6(六)‘d’,正9(九)‘q’,反9(九)‘p’”。“9(九)字拐弯就是g”。“半个8字就是‘s’”,“像个2字 z z z”。有的联系生活中的事物编排歌诀,如:“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一根拐棍‘f f f’,鱼儿摆尾‘t t t’。一根小棍‘l l l’……”像这样,把这些抽象的符号变成了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学生便很快地记住了字母的形。有的利用熟字记忆法来记:i 、e 一碰ie ie ie。a 、i一碰ai ai ai等,利用已经学过的拼音凑成法来帮助孩子们记忆复杂的复韵母拼音。
3.根据重要的知识点,创编歌诀。
用歌诀法教汉语拼音,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字母的音、形。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牢固掌握拼音知识点。如,在学习标调知识时,我们创编了“ 、o、e、i、u、 ,标调一定按顺序,有ɑ不放过,没 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头”;在学习j、q、-、y和ü相拼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的知识点时,我们创编了“j、q、-和大y,是群小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见了ü(鱼眼)就挖去,挖去鱼眼(成了u)还念ü”,在学习j、q、-和韵母相拼成音节时,必须有介母i和ü的知识时,我们创编了歌诀“j、q、-,真有趣,写音节离不开i或 ”;在学习i、u、 自成音节需变成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知识时,我们创编了歌诀“i、u、 不争气,单写音节就拉w和y,我们不要向它来学习”……二、妙引游戏,师生互动,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堂形式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如果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精心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师生共同参与,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则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如“开火车”游戏,先说儿歌“小火车,嘟、嘟、嘟,开起来,谁最快,我最快”,紧接着一组学生起立,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拼音卡或生字词卡,让这组学生按顺序读音、组词或说句子,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争做小老师”游戏,我会请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孩子来当老师教学,而我就是一名小学生,跟他学。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还有“找朋友”“摘果子”“猜谜语”“趣味练习”游戏……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竞赛,教师在游戏中,适时地帮助和组织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使原本枯燥的拼音、识字变为学生乐学的伙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的利用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环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活动的物体尤为关注,这是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制作学具,合理地运用,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可以促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能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并对所学知识保持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
如,教师精心制作CAI课件,使之巧妙地辅助课堂教学。在教学拼音时,我把拼音字母都制作成会活动的动态片,直观形象,富有情趣,像 这个字母,我把它制作成会变形的小人,头上两点制作成一个会活动的帽子,它在和声母j、q、-相拼时,就脱帽行个礼,活泼生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在教学中,我不但自己精心制作各式各样的教具,而且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配合孩子,让所有学生自己制作学具,如,在学拼音识字时,我的学生就把废旧的纸盒收集起来,制作成拼音卡、生字卡。孩子们带着自己做好的学具来上课,肯定会很有成就感,那么学习起来,肯定会更加的认真,更加的努力。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里明确的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拼音教学中认读和拼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的时候,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一节课下来满堂灌,总是让孩子们不停的扯着嗓子读,其实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孩子们的嗓子都是那么的脆弱,如果长期的这样过渡用嗓,肯定会对孩子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保证有3到5分钟的时间给孩子们适当的休息、喝水。进行小的调整。我相信,孩子们在得到老师这样真心的关爱,肯定会更加全力配合老师的课题教学,学习起来也肯定会更加用心。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一下,采取灵活的方式,使学生成为拼音学习的主人,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只有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努力探索教好拼音的方法,才能使孩子们在学习母语之始卸去学习的重负,扬起自信之帆,感受学习的无穷乐趣。
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2
这节课,学生深深地被石头吸引了,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竟然会着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看到他们的热情,欣赏着他们的作品,我不能不感叹,这些孩子有着超常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这节课,给我的感受是:
一、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他们身边最多最熟悉又最不起眼的石头入手,让他们去寻找,去发现这些石头存在的地方和它们的不同形状及特点,并发现它们的用途。从他们去寻找石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及毅力,并且去发现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却是人类发展所必须的。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去观察石头的形状,产生联想,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他们潜意识里的创造力,挖掘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并把这些石头进行拼凑,组合,设计成一些栩栩如生的动物、人物、植物等,工作总结《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玩石头》教学总结龙泉一小胡吕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小组合作,人人参与,献计献策,有些合作创作作品,有些自己单独创作作品,如果没有相应的石头,同学之间互相调节提供,我感到欣慰,他们配合是那么默契。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能力及欣赏能力。
学生作品创作完之后,我让学生把他们的作品摆放在同一地方,教师给他们评出最佳石艺创作作品,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五个及优秀奖若干名,这样的评价机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看到自己的收获,从而激发创作的兴趣。我还设计让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就是和别的同学的作品相比,自己的作品怎么样,让他们真正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看到别人优秀的地方,从而学会诚实、正确的评价方法。
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意犹未尽。正如一位学生所说:"下课了,我念念不舍地走出了教室。"
上了这节课,使我收获不少,我看到孩子们亲手操作实践的激情,让我意识到:只有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才能把他们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另外,也让我知道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不要总担心他们不会做,总是不敢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去实践。所以这节课我就失败在讲得太多,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太少。其次,认识石头也没必要介绍,现在没必要让学生了解得那么深刻,应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逐渐去调查了解,从而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时间是让他们玩石头,开心地玩,玩出创新,玩出名堂。
我想:以后综合实践课应充分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3
一、适应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在基础教育中,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而,导致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数额逐年扩大。目前教师编制小,钢琴专业教师更少,由钢琴“一对一”传授形式所带来的巨大的教学工作量,使目前钢琴教师不堪负荷。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上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效益,已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能体现师范特色,实现高师培养目标。
师范类钢琴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尖子和演奏人才,而是要培养掌握钢琴这件乐器、为将来教育工作服务的人民教师。因而在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不是解决学生在钢琴学习上的“个性”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掌握钢琴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具备在中学教学活动和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教学与伴奏的能力,并从钢琴的学习中丰富与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做一名音乐教师必备的艺术修养等等这些属于基本的“共性”的问题。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在钢琴学习上大多数从零开始,基础和起步的一致性,为钢琴“集体”教学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改革“一对一”传授方式提供了契机。这将大大降低钢琴教学在教师数量和教学时间上的成本投入,这对缓解学生多、钢琴教师少、教学负担重的矛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授课形式是让20至40位学生同时在音乐教室里上课。在钢琴集体课的课堂里,教师讲解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要求每个学生在钢琴上实践和练习,并加以指导和纠正错误。教师在新授乐曲和练习曲后,每个学生都要当场视奏新谱。教师分析乐谱后,乐曲的每一声部分别让部分同学弹奏,在教师的组织下合奏新谱,学生还可以轮换地视奏乐曲的各个不同声部,通过集体学习,学生在课内就能对新乐曲有一个全面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包括听觉、视觉、手感与手指运动)。课后,学生再反复练习就能很快地掌握布置的功课。它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课后练习容易产生的各种错误和毛病。在集体课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可以即兴弹奏各种重奏、合奏与卡农的钢琴曲,每一组学生弹奏一个声部,边弹边唱,这样,集体课教室就会出现多声部的合唱与小乐队的组合效果。学生能当场感受和体会到多声部音乐的内涵和美感,学生的音乐内在听觉能获得很大的提高。通常,在集体课的课堂里,教师讲授新课后,还安排一个创造性活动的机会。目的是巩固新授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完全服从教师的观念。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一个让学生即兴想象和创作的练习。应该看到,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的创作和表达可以比教师的预期做得更好、更富有想象力。这种课堂内容是传统教学无法安排的。
通过以上分析和介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钢琴集体课是由键盘学习、基础训练、视奏练习、练习曲与乐曲、合奏练习、创造性活动所构成的一门综合、先进的音乐钢琴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钢琴与音乐学习有机结合;
第二,自我与集体学习有机结合;
第三,教师与学生有机结合。
它以教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将视唱、乐理、键盘和声、伴奏及其他音乐基本知识,有机地渗透在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听觉、记忆、视谱、视奏、即兴弹奏和创编等音乐素养的全面训练,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音乐思维的音乐写作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钢琴集体课还具有“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每次学习新课、复习旧课,谁演奏得好、正确,学生有目共睹,再加上教师的表扬鼓励,常会激起学生的荣誉感和好胜心。这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鞭策,能使学生在课后抓紧时间练习,力争下次上课时取得好的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因此,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授课
我们可以使多种授课方式有机地并存:
个别课——沿袭几百年钢琴教学历史传统的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上展开极具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工作。个别课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小组课——小组课即指现行的钢琴集体课这一教学形式,以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一教学单位,主要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系统,高效率地实施钢琴教学。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需统一教材,并基本统一学习进度。小组课主要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解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又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适用于数量较多、钢琴程度较低的教学对象。
大班课—— 大班课是钢琴集体课在另一概念意义上的拓展和延伸,一般可以行政班级为教学单位。在大班课上,主要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大班课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源远流长、精彩纷呈的钢琴艺术,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
2.开设即兴伴奏课
“即兴伴奏”这一课题,随着社会音乐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由于它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广泛的适应性,所以很有必要列入钢琴课必修课程。所谓“即兴伴奏”,就是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与一定的和声运用能力同时结合的临场弹奏。而这种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教与学的方法通过不懈的实践才能取得。所以根据师范院校学生的基础及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需要,从即兴伴奏的入门开始,向纵深发展,力求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层次分明、线条清楚,开设即兴伴奏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掌握即兴伴奏的一般技能,又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与能力,为以后的教学服务以及胜任广泛的社会需要。
3.开设观摩实践课
定期安排学生及教师聆听、观摩另几位教师的课,不定期安排个别优秀学生及其指导教师在系里上钢琴公开课,便于学生和教师接触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互取所长、互补其短,大大增强学生对“教与学”的直接感受。
4.增设重奏合奏的教学内容
这是在原有钢琴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实施四手联弹、齐奏、联奏、双钢琴合奏的教学手法,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演奏形式更为多样化;使学生有效地锻炼音准、节奏感、增强集体演奏的默契和配合能力;使学生加深对钢琴作品的整体效果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丰富学生对艺术多种形式的鉴赏力。
5.演奏会
这里所指的演奏会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这里尤指钢琴独奏、重奏、协奏等音乐会),使他们能够在现场切身感受钢琴演奏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起更高的钢琴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自己的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促使他们走出琴房和教室,步上钢琴演奏的舞台,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丰硕成果。这类音乐会可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其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
高等师范音乐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是社会发展与钢琴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必然,也是一项崭新的课题。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地探索高等师范钢琴教学的新路子,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就一定能从单一的钢琴教学方法中走出一条多元化、全方位的钢琴教学改革之路!
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4
小班化教学是近几年来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新的举措,无论授课形式、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评价策略、教学管理等方面将大大超越普通大班,小班教学注重以学生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过程的重心从以“教师主体”向为“学生主体型”转变,强调了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发展;师生角色处于平等合作关系;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
一、推进和实施的具体做法
1、小班化教学的推进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面大为增加。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课堂双边活动,密度加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每个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交流中;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个性,让学生的能力在民主和谐的班级生活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2、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实现了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发言和参与演示性学习活动;教师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课前备课能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素养和要求,分别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建设性的学习方法及课堂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课堂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有条件设计一系列有弹性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加强了实现面批,师生间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能做到出现问题就立即解决问题;教师深深地体会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
3、小班化教学的推进提高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小班化教学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排忧解难,他们自然会加倍努力以回报。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发现每个学生都是很有灵气,这就是学生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也就是小班化教学工作的亮点
4、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推进了教师分层式教学。教师能从备课开始,到教材的设计处理,教法选择,评价模式,作业的布置均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能平等地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了解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要求;作业布置上有弹性,练习设计有分层教学。
二、小班化教学中取得的成绩: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推进了教师对探究性的教法研究。小班化教学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自主意识得到培养,努力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自主、生动、活泼地接受知识。
本学期学校对语文、数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情况进行了方位的了解,在人人上一节“你是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教研课的基础上,学校评出语文教师两名,数学教师两名参加片级评比,其中一名语文教师参加了县级评优课。
在课堂教学评比中,教师初步形成了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特色,教学手段等,具体表现在:
1、教师能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2、语文、数学学科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多,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在教学中教师尽一切可能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摸一摸,摆一摆认识一些事物,得出一些结论。
3、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了如指掌,无论优差都照顾得极好。
4、教师能重视学生的小组学习合作。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对各小组的组员构成进行认真考虑,不是随意的进行组合,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等级,分组时,均等配置,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并且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5、教师能根据学生在空间和自然观察等智能方面的优势,在课堂中选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录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录像来感悟知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够重视。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较少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
4、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同学之间平等交流的意识不强。
5、教师对学生分层教学、多元的评价和考核手段不一致。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如何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选择适合本校或本班小班化教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
2、实施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用不着担心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应在每堂课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质疑问难。
3、坚持小组合作为主,竞争为次;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达到学生之间资源相互利用,目标相互依赖,奖励相互依赖,身份相互依存。
4、要创设具有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空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事能力、同学之间平等交流的意识。
5、学校要健全对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多元的评价和考核手段的制度,争取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有能力、健康成长的优秀学生。
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5
一、基本情况
在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指导下,针对统计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统计教研室在20--—20--学年第一学期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工作,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有《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实用统计分析》和《统计综合讲座》等。各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灵活采用了多种方式,圆满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本学期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有关课程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其学习兴趣。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注重统计软件的教学与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主要介绍了E-cel的统计功能的操作;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中主要结合理论讲授了统计软件SPSS的操作过程;而在《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教学中,结合了理论,介绍了较为流行的计量软件EViews和比较专业的R统计软件在计量经济学上的应用。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到了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统计计算工具的能力,并且通过实训联系,加强了学生对课程理论和模型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其学习兴趣。
(二)结合课内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已成为课程教学重要的构成。
结合经济管理中的实例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案例讨论。其形式主要有三类:①只给出案例背景资料和问题,由学生分析和解决;②给出案例背景资料和问题,同时给出计算机软件求解的输出结果,由学生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和回答问题;③给出案例背景资料和问题,同时给出全部解决的过程和结果,由学生阅读后加以评述。通过上述三类案例教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相关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统计学原理》课程为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课程实践学时为10,其中6学时安排学生上机试验,其余4学时主要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安
排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的问题(如:大学生消费状况的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内容包括:问题描述、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搜集与整理、方法选择与描述、参数求解、结果分析、结论与展望。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四)发挥教师集体力量,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20--级统计学专业中,首次开设了《统计综合讲座》这门课程,由统计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授课,发挥和利用了不同教师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通过对相关网页(国家统计局网站、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网站、中国贸易网)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信息搜寻的渠道和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由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与课程相关的实务部分,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为了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实践项目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水平,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考核,一是给定学生具体问题和数据,由学生进行操作,写出实验报告,由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定;二是在期末试题中设置实训题,给出实际问题或相关操作报告,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法或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20--—20--学年第一学期,本教研室在统计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我院统计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以下严峻的问题:
1、硬件设施不足。目前我校还没有专门的统计实验室,也未购买专业的统计软件,如SPSS等。除了《统计软件》这门课程能安排在财经学院机房进行授课与练习外,其他统计类课程由于学院机房数量少,承担的全院课程多等原因,其实践操作过程只能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进行演示,这样不利于学生及时练习与巩固,学生操作技能难以提高。
2、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少。目前统计教研室只有一名专职教师具有统计实践经验,不利于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对于大多数统计课程,也难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
3、实践教学平台单一。目前,主要建立了咸阳市统计局和西藏自治区统计
局两个实习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平台,但形式单一,诸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灵活展现,目标导向不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效果习差。
(二)针对以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促进硬件建设。硬件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必须充实。(1)学校根据当前实际需要应加大投资力度,并且进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建立专业的统计实验室。(2)整合现有硬件资源,优化配 置,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可利用现有的设备建立可反复组装、多功能的模拟实验室及技 能训练场所,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设备的使用效率。(3)争取政府相关资金的扶持 。学校应在广泛、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就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问题提出可行性报告,争取上级立项、给予经费支持 。
2、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走出去”是指根据当前统计实践教学需要,近年内选派教研室数名教师到现有或新建的一些统计实训基地进行轮训,3年内使每人到该基地交流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以达到首先使统计教师熟悉统计实践流程和统计报表编制,掌握专项调查技能和常用统计软件操作等。“引进来”一方面是指引进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也指引进来一些在当地各类统计业务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统计岗位上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强的高职称和高技能人员作为学生校外兼职导师,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达到校内外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3、建立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1)在加强与当前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合作的同时,寻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机会,与他们签订学生实习的有关意向,来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教学内容。(2)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统计建模大赛”为依托,增强和检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凝聚力。(3)建立专业的统计实践网络教学平台,这样便于学生课后进入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操作、在线测试和在线交流,也便于教师发布、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以便于教师即时调节教学方案。
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上一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总结
下一篇:书法教学的经验总结